全程導醫網 精神頻道:抽動癥影響兒童的注意力集中,繼而引發學習困難,加之別人的歧視或嘲笑,常有厭學、逃學現象。如果患兒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心理干預,不但難以形成健全的人格,而且很容易產生反社會心理,部分患兒到了青少年時期即發展成為品行障礙,嚴重影響其身心健康發展。
徐州市東方人民醫院心理專家趙后鋒告訴家長們,抽動癥是一種以多發性不自主的抽動、語言或行為障礙為特征的綜合征,發病年齡通常在3至15歲間,男孩多于女孩,是兒童期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兒童抽動癥的病因至今仍不清楚,可能與精神因素、軀體因素、遺傳因素、神經遞質代謝障礙、發育問題有關。表現為短暫、快速、突然、程度不同的不隨意運動,開始為頻繁的眨眼、擠眉、吸鼻、噘嘴、張口、伸舌、點頭等。隨著病情進展,抽動逐漸多樣化,輪替出現如聳肩、扭頸、搖頭、踢腿、甩手或四肢抽動等,常在情緒緊張或焦慮時癥狀更明顯,入睡后癥狀消失。發聲抽動常有多種,具有爆發性反復發聲,清噪子和呼嚕聲,個別音節,字句不清,重音不當或不斷口出穢語,性格多急躁、任性和易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