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天使風采:張主任,求求您救救孩子吧!”這是很多家長輾轉多地就醫,來到徐州市兒童醫院大外科對張宏偉主任說的第一句話。外科醫生常常被稱為“刀尖上的舞者”,更何況是像張宏偉這樣將手術刀或者微創技術用在孩子身上。
作為徐州市兒童醫院大外科主任,張宏偉是團隊帶頭人,中華醫學會江蘇省小兒外科學會主任委員、江蘇省小兒外科主要學科帶頭人、更是圈內公認的兒童外科領軍人物。

爭分奪秒,不負生命重托
一個個白晝,一個個黑夜,電話鈴聲響起就是出征的號角,在張宏偉看來,每次急救都像戰士上戰場一樣。尤其節假日,是他們最忙的時間,全年無休更是他們的工作常態。
因為病情危急,張宏偉主任對樂樂入院的情況記憶猶新。凌晨時分,樂樂莫名精神萎靡,還不停哭鬧,摸著他鼓鼓的肚子,家長猜想孩子是不是撐著了,就帶到當地醫院檢查。彩超顯示,孩子右半肝有個巨大腫塊,直徑約在15公分左右。檢查血常規,發現有貧血,安排輸血。由于當地醫院醫療水平有限,建議孩子立即轉診。于是樂樂一家人于早上7點半左右趕到了徐州市兒童醫院。此時,孩子臉上蒼白如紙,心率及血壓都很低。檢查血常規,發現孩子貧血癥狀并未因之前的輸血有任何改善,反而更加嚴重。因為孩子沒有外傷,考慮其為肝臟腫瘤破裂,需要緊急進行搶救。醫院放射科開啟綠色通道進行緊急CT掃描,發現孩子右半肝腫瘤巨大,占位占到了整個肝臟的70%。同時發現腹腔有大量積液,穿刺后,血液是不凝固的。此時,醫生判斷,孩子是肝臟腫瘤自發性潰破合并失血性休克。因為孩子出血量過大,兒童醫院緊急安排輸血800毫升,但血色素仍然很低,血壓也不穩定。這種情況下,如果不通過緊急手術為其止血,孩子的命估計很難保住。但若在此時進行手術,風險也是巨大的。因為患兒血壓偏低,一旦麻醉的話,很可能引起循環呼吸的驟停,兩難境地,如何選擇?普外科、影像科、病理科、腫瘤內科、輸血科等科室專家緊急碰頭,通過腫瘤多學科協作會診,及時拿出了方案一大家一致決定迎難而上、緊急手術,為患兒保命最要緊。大外科主任張宏偉主刀,其他科室骨干全程參與救治保障。5個小時,手術完成。切下的腫瘤重量近3斤,差不多為孩子自重的1/7。病理檢查為肝母細胞瘤。
說到肝母細胞瘤,張宏偉主任心生感慨。“肝母細胞瘤發病隱匿容易被忽視,拿樂樂來說,要不是他的腫瘤破裂,導致大出血,家長可能還不知道孩子長腫瘤的事。其實,對于肝母細胞瘤的治療,通過手術切除效果還是不錯的,而且我們經驗豐富,操作技術成熟,治療上有保障。但樂樂的情況特殊在他的瘤體破裂了,這就為手術增加了難度,也讓我們為患兒揪心。
從命懸一線,到化險為夷,正是徐州市兒童醫院大外科充分發揮專業核心醫療技術優勢,不斷進步,救治越來越多患兒的真實寫照。如今,徐州市兒童醫院大外科在整個淮海經濟區乃至整個江蘇省都是名列前茅,病患覆蓋面不僅涵蓋蘇、魯、豫、皖地區,還吸引了陜西、山西、浙江、福建等地的患兒慕名前來求診。

精益求精,只為診斷更精準
張宏偉說,衡量一個專業的醫療水平高低,既取決于其技術層面的標準,如技術手法、手術技巧、熟練程度等,更取決于醫療理念的創新----醫生不但要治好病,還要盡可能地減少對病人周圍組織的傷害、保證術后功能的恢復,盡可能減少治療中的痛苦。
1980年,徐州市兒童醫院正式成立,畢業于徐州醫科大學的張宏偉第一批進入該院工作,成為在崗時間最長的元老級人物之一。在張宏偉看來,醫生的每一點進步都能提升患者的保障。因此,他對技術精益求精,不斷學習新技術,解決以往無法解決的難題。通過不斷學習,張宏偉逐漸成為一名成熟的小兒外科醫生,開展了各種難度較大的外科手術,如:新生兒肛門直腸畸形、先天性巨結腸、先天性膽管閉鎖、先天性食管閉鎖等。
2002年,去北京進修學習后,張宏偉開始在徐州開展微創手術,將腹腔鏡技術應用于小兒外科,使許多孩子從中受益,他也成為徐州市兒外科微創手術的創始人。如今,在張宏偉的帶領下,徐州市兒童醫院大外科在江蘇省率先開展了各種外科疑難手術,取得了令人滿意的臨床療效。
在技術上精益求精,在臨床實踐中不斷探索創新,張宏偉逐漸摸索出各種疑難急腹癥等疾病的處置方法,技術實力一再得到肯定,先后獲得江蘇省衛生廳新技術引進獎一等獎2次、二等獎14次,徐州市科技進步二等獎4次、三等獎3次,徐州市新技術引進獎一等獎2次、二等獎5次。如今,張宏偉主任所帶領的新生兒外科、小兒普外科是江蘇省臨床重點專科,整個科室已成為徐州地區的小兒外科診療中心。
一流服務,用細節感動患兒
患兒家長都說:“張主任是一位醫術高明的醫生,經驗也很豐富。”“張主任是一位認真負責的好醫生,醫術值得肯定。”這樣的評價,還有很多。與張宏偉的交談中,也總能感受到他對患兒“幫助患兒重拾健康,是我最大的滿足。”對于張宏偉來說,有開始時間、沒有結束時間的手術,就像是家常便飯。“短則四五個小時,長則十幾個小時。因為要保證無菌操作,所以整個手術過程中,雙手要一直保持在脖頸以下、腹部以上。”因為長時間維持一個姿勢,往往一臺手術下來,張宏偉早已汗流浹背。“雖然很累很辛苦,但是聽到患兒及家屬一句句感謝的話,收獲一份份信任,就感覺所有的苦與累都是值得的。”張宏偉說。
“我用心呵護,換寶貝安康。”為了給患兒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張宏偉要求科室時刻以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以滿意為標準,努力做到“病人來到迎接聲、護理操作解釋聲、住院期間宣教聲、服務不足抱歉聲”,真正用實際行動做到從被動服務到主動服務,從主動服務到感動服務的升華,切實落實“三米微笑、首先問詢”制度。
因為熱愛,所以不辭艱辛;因為敬畏,所以全力以赴。張宏偉常說:“我是一名醫生,也是一名黨員。看到那些患病的孩子,我無法停下自已的腳步,因為一個患兒的健康,關系到一個家庭的幸福,每幫助一個患兒找回健康,就幫助了一個家庭找回幸福,這就是作為醫生工作的價值,也是當初對著黨旗宣誓時立下的誓言。而這種滿足感,總會讓人忘了一身的疲憊。”
“為患兒竭盡全力就是幸福!”這不只是一句口號,更是張宏偉40年如一日身體力行的實踐。
張宏偉主任醫師: 徐州市兒童醫院大外科主任,碩士研究生導師,徐州市兒童醫院大外科主任,碩士研究生導師,中華醫學會江蘇省小兒外科學會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小兒外科學會新生兒外科學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中國小兒外科學會委員,江蘇省小兒外科質量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徐州市小兒外科學會主任委員,徐州市醫學領軍人才,徐州市醫學杰出人才,徐州市“衛生40年終身成就獎”。衛生部醫療服務標準專業委員會專家庫專家,江蘇省衛生廳高評委專家庫成員,中華醫學會、江蘇省醫學會、徐州市醫學會三級事故鑒定委員會專家庫成員,江蘇省333工程培養對象,連續三界徐州市優秀專家。《臨床小兒外科雜志》編委,《腹腔鏡外科雜志》編委。帶領的新生兒外科是江蘇省重點專科,領導的小兒外科是徐州市醫學重點學科,徐州市小兒外科診療中心。是全國知名的新生兒外科專家,也是江蘇省小兒外科主要學科帶頭人。
從事小兒外科臨床工作40多年,在小兒外科專業方面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對小兒外科許多重大手術能夠主導性完成,并培養了一批年青的各階層的小兒外科專業醫師,在新生兒肛門直腸畸形,先天性巨結腸,先天性膽管閉鎖等手術及成功率已達省內最好水平,在先天性食管閉鎖、各種類型的小腸、結腸閉鎖、12指腸梗阻(環胰、隔膜、腸旋轉不良等),腹裂、臍膨出的修補、小兒膈疝、膽總管囊腫切除、空腸代膽道的多種術式、肝葉切除、脾切除、腎切除、腎盂輸尿管吻合、輸尿管——膀胱再植、肺葉、肺段切除、腫瘤手術、疑難的急腹癥處置等,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及手術技巧,在省內同行中享有很高的聲譽。
在江蘇省率先開展了多種小兒腹腔鏡微創手術,包括腹腔鏡膽總管囊腫根治術,腹腔鏡巨結腸根治術,腹腔鏡食管裂孔疝固定術,腹腔鏡12指腸吻合術,腹腔鏡下卵巢腫瘤切除術,腹腔鏡下脾切除術,腹腔鏡下腎切除術,腹腔鏡幽門肌切開術、美克爾憩室切除術、腸旋轉不良術以及闌尾炎切除等手術,取得了滿意的臨床療效。獲江蘇省衛生廳新技術引進獎一等獎3次,江蘇省衛生廳新技術引進獎二等獎14次,徐州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3次,徐州市科技進步獎三等獎3次,徐州市新技術引進獎一等獎2次、二等獎五次。設計的科研課題多次獲徐州市科研立項。在中華級、部、省級雜志發表論文50余篇,其中中華級論文12篇。從醫40年,張宏偉有很多頭銜,但他最珍愛的還是“醫生”這個稱謂:張宏偉獲得了無數榮譽,但他最喜歡看到的,還是孩子病愈后的笑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