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行業信息:近期,徐醫附院心內二科夏勇主任團隊在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中處理復雜病變時首次成功運用橈動脈無鞘指引導管及藥物洗脫球囊(DEB)兩項新技術。
目前經橈動脈冠狀動脈介入已成為首選手術徑路,以血管并發癥少、不需術后臥床等優點深為醫師和患者喜愛和接受。然而,橈動脈較股動脈偏細小,應用超過 6F鞘管、處理復雜冠狀動脈病變有其局限性。無鞘指引導管技術是直接將指引導管通過橈動脈送至冠狀動脈,在不增加外徑的情況下,無鞘指引導管管腔大、管壁厚、支撐力強,5.5F的無鞘指引導管可獲得等同于7.5F的有鞘管指引導管的腔徑(見圖1)。夏勇主任團隊已在多例分叉病變同時雙支架、慢性閉塞、迂曲鈣化等復雜病變的介入治療中使用了無鞘指引導管技術,避免了重新穿刺患者股動脈的痛苦,也不額外增加患者經濟負擔,術中操作順暢和術后效果非常滿意。
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經歷了單純球囊擴張、金屬裸支架和藥物洗脫支架三個階段,藥物洗脫球囊是球囊設計理念上的新突破,藥物洗脫球囊對支架內再狹窄病變、小血管病變和分叉病變具有獨特優勢,對不適合置入支架、不能耐受或不適合長期口服雙聯抗血小板藥物或不愿植入支架的患者中也具有應用價值。本院首次運用藥物洗脫球囊就是處理小血管病變,70歲患者六年前因為“不穩定性心絞痛”植入兩枚支架,最近一段時間患者活動后再次出現了心前區疼痛癥狀,再次就診后建議行冠脈造影檢查,結果發現患者冠狀動脈大血管包括支架部位都是好的,右冠遠端小血管95%狹窄且有較大的供血范圍,這個小血管極有可能是引起癥狀的罪犯血管,由于血管太細不能植入支架,最好的方法是用藥物洗脫球囊(見圖2),與家屬溝通后,夏勇主任等應用嫻熟的技術規范完成了手術,成功使血管殘余狹窄不足10%,術后患者癥狀消失。
近年來,夏勇主任團隊在該院先后引進用血管內超聲、FFR、冠脈旋磨術、子母導管、切割球囊及Reverse CART等新技術治療冠脈復雜病變,提升了徐醫附院冠脈治療水平。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