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轉:衛生部7月18日上午在北京召開《醫療機構從業人員行為規范》專題新聞發布會,中 國醫師協會副秘書長謝啟麟透露,根據該協會近兩年的調查顯示,有78.01%的醫生不愿意自己的子女學 醫、從醫。
“不愿意子女學醫”其實是一種帶有撒嬌味道的無聲抗議。因為抗議更多是表態性的,回到現實生活里 ,很多“不愿意”的醫生可能還會送自己的子女去學醫。
我很理解從醫者這種有點“分裂”的表達。醫療環境的確尚不太理想,現狀是什么?作為醫生,你永遠 有看不完的病人,加不完的班,總會有對醫生吹毛求疵的病人。越來越激化的醫患矛盾,付出與收入很 難成正比,還時常得不到正面的評價。最重要的是,醫生很難得到足夠的尊重。你想做個好醫生,但發 現能力實在有限。不給醫院賺錢,完不成科室的經濟任務,領導會找你“喝茶”;還不上房貸,銀行會 找你“麻煩”;讓家人過不上溫飽而有尊嚴的生活,你甚至可能還會自己找自己的“麻煩”。
但我又很不理解醫者們的這種表達。抗議還抗議,調侃還調侃,但生活畢竟還是生活。在作出一種極端 表達前,究竟我們有沒有想過它帶來的那些負面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