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訊:珠海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近日通告,為加強上市中秋月餅食品安全監管,今年將落實餐飲服務月餅生產備案制度管理,生產單位月餅品種、成分、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名稱、是否委托加工等信息均要登記造表,報監管部門備案。隨后將結合備案情況,開展專項檢查。
現在離中秋節還有一段時間,但各地已經拉開了“月餅大戰”的序幕。讓消費者吃上安全放心的月餅是有關部門的職責,實行月餅生產備案制,有利于加強監管,保證消費者合法權益。筆者對監管部門還有幾個期待:
期待一:監督應給力。月餅是節令性食品,有一些生產者、經營者一年只生產經營月餅一兩個月時間,如果錯過商機只能等下一年。于是一些生產者、經營者為了把錢賺得盆滿缽溢,實行節令性造假。各監管部門應各司其職,確保市民吃上放心月餅。
期待二:監督關口應前移。如對原材料進廠把關,對生產過程工藝控制、添加劑使用情況、產品出廠檢驗等關鍵環節都應把關;對生產、流通和餐飲各個環節抽樣檢驗,定期不定期發布相關消費提示、通報抽檢結果,讓消費者心中有數。
期待三:市民應參與監管。發現制假售假線索應及時向有關部門舉報,在購置、食用時發現假冒偽劣產品向商家索賠,以保護自己的利益。
期待四:應重點治“月餅病”。每年都有“天價月餅”、“豪華包裝”等現象,讓普通消費者驚呼“傷不起”。月餅的“豪華”、“天價”忽略了月餅本質,讓中秋節變了味。有關部門應采取措施,讓月餅回歸本義。
期待五:加強節后監管。中秋節過后月餅下架,總有一些不法商販把過期月餅送往農村、城郊接合部銷售,或將剩余月餅回收進行二次加工。因此,對尚未銷售的月餅進行登記,掌握處理情況,才能嚴防不良商家對過期月餅“改頭換面”。
閱讀下一篇
“醫院賣奶粉”滋生的醫療腐敗問題應提高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