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報記者 陳里予
《執業醫師法》是該修改了。昨天,在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實施十周年暨“中國醫師網”開通儀式上,多位醫學專家指出,隨著醫改的露面,執業醫師法也應該對醫生多點執業等規定進行修改,并制訂相關細則。同時應增加保護醫生相關權益等內容。一項最新調查顯示,近4成醫生認為當前執業環境較差,很多醫生認為醫療糾紛問題是影響執業環境的主要因素。
醫師隊伍的建設和發展問題昨天成為各方討論的焦點,不過,多點執業仍然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眾多專家認為多點執業目前還在探索階段,由于缺少保護,多點執業尚有風險。根據《執業醫師法》規定,醫生只能定點注冊行醫,否則屬于違法,這意味著“醫師多點執業”的做法與規定在一定程度上產生矛盾。很多專家直言不諱:“允許醫師多點行醫提了多年,但一直沒有取得實質性進展。多點執業與現行規定不符。”
不少業內人士紛紛建議,對于多點執業應有明確的規章制度,使之名正言順,這需要修改現有法律法規,制訂相應的許可制度為醫師人才流動提供法律依據和保障,處理可能出現的爭議問題。
中國醫師協會會長、原衛生部副部長殷大奎認為,《執業醫師法》是時候修改了。必須給醫生“松綁”,盡早實行醫師多點行醫制度。醫生“自由執業”讓人才流動起來,醫療資源才能得到優化配置。“當然,解決看病難,絕不在于單純鼓勵病人流通,而是在于鼓勵醫生合理的流通。如何對多點執業醫生進行管理非常重要。”
昨天,肖明第、張志愿、周良輔等七名中國醫師獎獲得者向全國213萬名執業醫師發起倡議,倡導廣大醫師弘揚《執業醫師法》精神,為新醫改方案的推行貢獻力量。
近半醫師想放棄醫師職業
39.57%的醫生認為當前執業環境“較差”,24%的醫生認為“極為惡劣”;45.21%的“支持新醫改”,但有22.38%的“不了解”。昨天,中國醫師協會會長殷大奎公布了中國醫師執業狀況調研報告提供的數據。
殷大奎在此間舉行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實施十周年大會上稱,本次調研就執業環境現狀、醫療糾紛、醫師維權和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等問題,對3182名醫生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僅有7.44%認為當前醫師執業環境“良好”,而認為“極為惡劣”的比2004年增加了一倍多;有44.82%想放棄醫師職業;91.9%認為自己的付出與報酬不相符,超過一半認為醫師的收入差于教師。
被調查者普遍感到執業時人身安全和人格尊嚴得不到保障;認為醫療糾紛問題是影響執業環境的主要因素;62.4%的醫師不愿意子女報考醫學院校;6成以上醫生希望中國醫師協會應為醫師維權,代表醫師反映訴求和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