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仁慈醫院/創傷頻道:2月28日下午5點左右,徐州仁慈醫院手外三病區吳堯醫生接診了一位左手被機器沖床擠傷手指的患者陳月(化名)。陳月家屬神情緊張地打開簡單用毛巾包裹住的陳月左手中指斷指,一再請求吳堯一定要接上陳月的斷指,不然以后肯定會對她的生活會帶來影響。
“醫生,請您一定要保住孩子的手指!”
經陳月家屬敘述,陳月來自徐州本地,今年才23歲,28日下午3點多的時候,陳月在自家工廠的一臺機器沖床上正操作,由于不熟練,陳月在操作機器時,左手中指被機器沖床擠得完全離斷,當時陳月看到自己的手指掉地上了,差點被嚇暈,家人見狀趕緊撿起陳月斷了的手指迅速撥打120求救。“沒作他想,直接讓120把人送到徐州仁慈醫院,因為仁慈醫院的斷肢再植技術在徐州地區真沒得說的,請您一定要保住孩子的手指,醫生,她還沒成家。”陳月家人激動地說。
徐州仁慈醫院手外三病區吳堯醫生接診后,第一時間安排陳月進行了查體、攝片等檢查,護士有條不紊地完善著手術前的各項準備工作,一切準備就緒后,陳月被送進手術室。
手術中,血管、神經、肌腱、甲床……吳堯在顯微鏡下仔細清創、探查后,一針針地將它們精細縫上。因為是局部麻醉,所以陳月是有意識的。“我就躺在手術室的床上,看著醫生在那給我縫手指,我害怕,一旁的護士就安慰我不要緊張。”陳月說。
經過手外醫生3個小時的努力,患者手指失而復得
經過醫生3個小時的努力,陳月離斷的左手中指終于再次回到了手上。據吳堯介紹,雖說是個小手術,但是患者仍需要住院觀察再植后手指的血運與成活情況。“一般患者需臥床7—10天,將患手置于墊枕,抬高約30℃,使患手略高于心臟水平,以維持穩定有效的循環血量,并利于靜脈淋巴的回流及減低局部水腫。患手上方放置60W旁照燈局部照射,距離為40cm左右,維持局部溫度并便于觀察患指血運變化。病區內嚴禁吸煙,以防止再植手指血管痙攣。”吳堯一再提醒陳月再植術后的注意情況,并表示術后一些注意事項做不好的話,之前做的一切手術都是緣木求魚。

據悉,自我國從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完成第一臺斷肢再植手術后,目前該項手術在技術上已臻于完善、成熟。“斷指(肢)再植手術,畢竟涉及的神經、肌腱很多,手術后的機能恢復情況,也會因傷情條件、個體差異情況等問題而有所不同。最最理想的情況,是能夠恢復到工作生活不受影響,手部能夠正常使用。”吳堯表示。
專家名片

吳堯 主治醫師 手足顯微外科四病區醫療組長,畢業于蘇州大學,本科,學士學位,中華醫學會會員,從事手足顯微外科工作10余年。
專業特長:手足顯微外科、足踝外科。
擅長領域:手足創傷修復,手足部創面修復,肢體創傷后功能重建、手足畸形矯正、手足疾患診治等。
出診時間 : 星期四下午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