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仁慈醫院/創傷頻道:摔一跤,年輕人可能覺得沒什么,但對老年人來說,則有可能關系生死。世界衛生組織報告指出,全球每年有30余萬人死于跌倒,其中一半是60歲以上老人。
家住徐州市區八十高齡的吳大爺怎么都沒想到,因為急著趕去超市買點年貨,就摔得要經歷兩次手術,今年連年也過不成了。
2月7日上午,80歲高齡的吳大爺騎自行車準備去超市置辦年貨,就在騎車回家的路上,吳大爺突然覺得車把一滑,整個人頓時失去重心,然后連人帶車猛地摔倒在地。出于本能,吳大爺想用右手護一下身體,不曾料想右手背皮膚瞬間就被挫掉了,一時血流不止,動彈不得。在周圍好心人的幫助下,吳大爺被緊急送往了徐州仁慈醫院。

徐州仁慈醫院手外科二病區熊祖國醫生接診后,發現吳大爺的右手背皮膚大面積撕脫缺損,肌腱外露,創面挫傷污染得相當嚴重。家人聞訊趕來醫院后,為吳大爺辦理了相關住院手續??紤]到吳大爺年事已高,針對具體創面挫傷污染的情況,熊祖國很快制定了手術方案。

手術室內,熊祖國為吳大爺進行了右手清創與血管神經撕脫皮膚修復手術。據熊祖國醫生介紹,因為患者右手創面污染得十分厲害,所以為患者進行了一個創面封閉負壓吸引術。“通俗點來說,就是通過負壓吸引技術,刺激患者新生血管的生成,縮小創面,有助于防止感染的發生,因為吳大爺右手背皮膚軟組織缺損,所以還要再進行二期修復手術。”熊祖國說。

“我想著趁著年前促銷,年貨都便宜些,后悔啊!為了節省點錢,沒有聽孩子們的話,非要出門,這下好了,年也過不成了。”手術后的吳大爺非常后悔,表示以后寒冬臘月就在家老老實實窩著,堅決不出門了。
“徐州仁慈醫院自從進入冬季,每天都會收治類似的患者,摔傷高峰往往出現在氣溫極低時或大雪過后。”熊祖國提醒,如今氣溫低有些路面結冰,趕早出門的市民一定要小心,老人小孩早晚盡量不要出門,走路時腰微微躬著、胸含著,保持身體重心在腳下。同時步幅要小,最好外八字即企鵝步,雙手可以微微張開以保持平衡。另外如摔倒后不要采取手撐地的動作,最好“就地打滾”泄力。
見老人摔倒馬上就扶 有可能是“幫倒忙”
當見到老人摔倒,首先要做的是去檢查老人摔倒后狀況如何,若是手腕、腳腕輕微受傷,老人可自己站起來的話,可以先將老人攙扶到安全地方。熊祖國表示,“若是遇到情況嚴重的,若立即扶起,只會加劇損傷,甚至可能導致癱瘓等嚴重后果,最好的辦法就是讓老人自己試著站起來,如果老人自己站不起來,那就盡量讓老人平躺,等待專業醫療人員前來救助。”
熊祖國提到一種常見的情況,“很多老人摔倒后導致骨折,但很多人卻并不愿意手術治療,而是選擇保守治療,認為這種方法更保險。”但熊祖國直言保守治療有時候會更危險,“老人一旦骨折臥床休息超過1周的時間,就可能引發更多并發癥,長期臥病在床會增加患者40%的死亡率。”
冰凍天氣如何防止滑倒?
寒冷冰凍的天氣如何防止滑倒呢?為此,徐州仁慈醫院的醫生操碎了心, 第一時間整理了一份防摔要點給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1、 在行走的時候,最好不要手里提重物,如果一只手提重物,在滑倒的時候,不能很好地保持身體平衡狀態,很容易摔跤。
2、 有些小區為了美觀,地面鋪有大理石。下雪天,行走應盡量避開有大理石的地面。因為大理石本身比較光滑,當上面出現結冰后,行人如果從大理石地面行走,很容易摔倒。
3、 在下雪天,為了防止摔倒,沒有特殊的事情,盡量避免出門,特別是上了年紀,并患有骨質疏松的老人,摔跤后很可能會導致骨折的發生,而老年人,在骨折發生后,通常愈合比較緩慢。
4、 下雪天,當上下樓梯的時候,為了防止摔倒,最好用手扶住樓梯的欄桿上下樓。并且在上下樓梯的時候,要保持好身體的重心,等腳部站穩后,再挪動另外一只腳。
5、下雪天,對于上班族,為了防止滑倒,盡量乘坐公共汽車,不要騎自行車、電動車、摩托車上下班,以防意外事故的發生。對于有私家車的人,如果開車的技術不是很嫻熟,盡量乘坐公交上下班,以防意外事故的發生。
專家名片

畢業于吉首大學醫學院,本科,學士學位,多年來一直在創傷骨科與手足顯微外科的一線工作,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
研究方向:創傷骨科、手足顯微外科,復合組織瓣移植修復。
專業特長:創傷骨科、手足顯微外科,斷肢及斷指再植、創傷修復,組織瓣移植,先天畸形、瘢痕,功能重建等。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