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就醫指南:孩子是父母心中的寶貝,每一位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但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會有許多的“隱形的殺手”,例如家中的藥品、物品等,如果不能夠妥善保管便有可能被孩子誤食,導致嚴重后果。
幾天前來自河南的三歲男孩勇勇(化名),因為誤將止瀉藥當成糖果食用而中毒。在徐州市兒童醫院,經過重癥醫學科、急診醫學科李衛華主任和醫護人員五天的奮力搶救和治療,昨天,終于痊愈出院了。因為疏忽大意差點要了孩子的命,讓勇勇媽后怕不已。
孩子誤把止瀉藥當成糖果吃
勇勇一家來自河南某縣,一周前,勇勇因為腹瀉,媽媽帶他去當地醫院,醫生給他開了治療腹瀉的藥物。
一種叫做“復方苯乙哌啶”的止瀉藥,水果味。回家后媽媽給勇勇拿了一片藥給孩子吃,孩子發現是甜甜的,就像吃糖果一樣,吃完還要吃,“這個是藥,不能多吃!”媽媽說完就搶過藥瓶,蓋好蓋子放在一邊。
喂完孩子吃藥后,勇勇媽就去忙家務。
媽媽離開后,勇勇禁不住“糖果”的誘惑,又伸手拿過藥瓶,擰開瓶蓋,偷偷地吃起來。
勇勇媽忙完家務,忽然意識到怎么好長一段時間沒聽見孩子有動靜,跑進屋一看,頓時傻眼了,她發現勇勇居然手里拿著止瀉藥的瓶子,而里面的藥全沒了,除了地上掉了幾粒以外,估計全被孩子吃了。
勇勇媽嚇壞了,“一瓶藥100片,成人一次兩片,小孩子一次一片。他一次吃掉了90多片,這不要命嗎?”勇勇媽抱著孩子就往當地的醫院趕。在去醫院的路上,不一會勇勇就開始喊肚子疼,隨后出現嘔吐和昏迷的癥狀。趕到醫院以后,醫生聽了家長的敘述就趕緊給孩子進行洗胃和催吐。但是孩子的情況繼續加重,出現了昏迷和抽搐。當地醫院的醫生建議他們趕緊前往徐州市兒童醫院搶救。
家人一刻不敢耽誤,立即呼叫120救護車把孩子送到徐州市兒童醫院,當時勇勇已經出現昏迷,醫生采取了多種搶救措施,再一次為他洗胃清、導瀉,除消化道內的藥物殘留,并采取血液凈化。經過兩天的搶救后,孩子終于完全清醒了。醫護人員和孩子的父母總算松了一口氣。
吃止瀉藥,為什么會中毒?
徐州市兒童醫院重癥醫學科、急診醫學科主任李衛華表示,勇勇所吃的止瀉藥名叫“復方笨乙哌啶”,主要是用來治療腹瀉等腸道疾病,一瓶是100片,一般為了安全起見,不會整瓶開給患者的。通常2歲的孩子只能吃半片,1歲以內的孩子慎用。這個藥為白色小藥片,口感有些甜,味道像糖果。孩子特別容易誤認為是糖果而誤食。這種藥雖然不是劇毒類藥物,但是如果服用過量,不經過及時搶救后果也是很嚴重的。
李主任介紹,像勇勇這樣的患兒,市兒童醫院并不止一次接到。
如何防止此類事件的發生?李衛華主任強調應該從三個方面把好關,首先,對于這類藥物,制藥企業應該進行特殊設計,防止兒童輕易打開;其次,醫生開藥時應該根據病人的需要用多少開多少;第三,孩子的家長應該隨時注意孩子的安全,將藥品放置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
第一時間進行催吐、洗胃
李衛華主任介紹,兒童是一個特殊群體,由于小兒生長發育快、免疫力低、器官功能不成熟、病情變化快,且個體差異大,表達不準確,給臨床診治帶來諸多不便,易出現疑難危重病例。
而中毒是兒科常見危重癥。多與周圍環境有關,如誤服或接觸有毒食物、化學藥品、農藥、除草劑等。如果搶救不及時,或者是搶救方法不得當,常常危及患兒生命。
三歲男孩勇勇,被家人送到兒童醫院的時候,已經出現了中毒昏迷,情況非常危急,再晚一點就有可能造成傷殘或者死亡。好在家人發現后及時送當地醫院進行洗胃和催吐,首診醫生處理的比較得當,轉院到兒童醫院后,再次為他進行洗胃和催吐,清除胃腸道中的毒素,再通過血液凈化機及時為他進行血液凈化,才使他慢慢轉危為安,由于搶救及時和治療得當,才沒有給孩子帶來明顯的傷害。
倘若搶救不及時,或者是沒有專業化的設備進行治療,這個孩子將非常危險的。那么,家長在發現孩子有中毒的情況后應該怎么辦?
李主任提醒,應該及時采取以下的搶救措施:1、盡快清除未被吸收的毒物,如脫去污染的衣物,清水沖洗被污染的皮膚,催吐洗胃等。2、防止毒物吸收,可口服牛奶、蛋清等保護粘膜,延緩吸收。促使已經吸收的毒物解毒和排泄。3、血液凈化是目前嚴重中毒救治中最為有效的治療方法。
家長最重要的一點是抓緊時間,及時將孩子送到專業醫院進行搶救。徐州市兒童醫院擁有目前國際上最先進的小兒血液凈化機,它適宜各種中毒的救治,尤其適宜小嬰兒的搶救。如果出現患兒中毒應盡快送到醫院進行搶救,并通過120急救中心盡快將孩子轉運到專業的醫院,以免耽誤搶救的最佳時間。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