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綜合報道:進入3月份之后,病毒性腦炎病人逐漸增加,特別是同時患病毒疹小兒逐漸增多,況且具有地域性特征,病毒性腦炎是何種疾病?臨床表現是那些癥狀?預后如何以及如何進行有效預防?
徐州市兒童醫院祁伯祥主任將病毒性腦膜炎和腦炎相關知識為網友們詳細介紹。
病毒性腦膜炎和腦炎是兒科臨床常見的由各種病毒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性疾病。由于病毒致病性和小兒反應過程等的差異,病情輕重不等,輕者可自行緩解,危重患者可導致死亡或遺留各種神經系統后遺癥。
病因和流行病學
祁伯祥主任說,約80%以上的病毒性腦膜炎和腦炎是由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包括柯薩奇病毒,EV71和??瞬《镜龋俨《?、單純皰疹病毒、傳染病病毒如乙型腦炎病毒、腮腺炎病毒等也是重要的致病原。目前臨床上僅約1/3~1/4的患者可查處確切的致病病毒,但從臨床和各種輔助檢查,可以得到確定診斷。不同病毒導致的腦膜炎和腦炎有不同的發病季節、地理等特點,例如腸道病毒感染多在夏季發生,乙型腦炎多在夏秋季發生等。病毒多在人與人之間直接傳播,可為直接接觸感染,也通過呼吸道如飛沫傳染。
臨床表現
祁伯祥主任介紹,病毒性腦炎和腦膜炎臨床表現多種多樣,病情輕重差異很大,主要取決于病毒的種類、患者的免疫力和腦實質和腦膜受累的相對程度,重癥腦炎很易發生急性期死亡或后遺癥。
1、病毒性腦膜炎:急性起病,主要癥狀為發熱、惡心、嘔吐,年長兒訴頭痛,嬰兒表現不安,可有頸項強直等腦膜刺激征,意識多不受累,較少有驚厥發作。
2、病毒性腦炎:多數患兒病初即有高熱、精神萎靡,反應遲鈍,可出現嗜睡、昏睡甚至昏迷等神志改變、小嬰兒還可有易驚、易激惹和肢體抖動,前囟飽滿或緊張,年長兒訴頭痛;可反復嘔吐,并可出現驚厥,血壓升高,腦干受累可出現呼吸不規則、眼球斜視、四肢發涼、皮膚發花循環功能衰竭等表現,嚴重可出現肺水腫、多臟器功能障礙危及生命。有的患兒以各種神經癱瘓、共濟失調如步態不穩,語言障礙等為特征,有的病毒性腦炎可以不合并發熱癥狀,病程持續1周至數月不等。
輔助檢查
腦脊液檢查是病毒性腦炎確診的最直接依據,所以腰椎穿刺檢查對于病毒性腦炎的診斷至關重要,但其中30%病毒性腦炎的病人腦脊液沒有異常改變,此時需要作頭顱MRI或CT及腦電圖檢查來佐證。
腦電圖檢查以彌漫性或或局限性異常慢波背景活動為特征,但不能作為確診依據,有些病毒性腦炎患者腦電圖可以正常。頭顱CT提示可能存在腦水腫表現,但急性期病毒性腦炎頭顱CT可為正常,單純皰疹病毒腦炎可以合并顱內出血改變,先天性巨細胞病毒感染可出現鈣化影。頭顱MRI對于病毒性腦炎診斷非常敏感,T2W腦內出現高信號,T1W可為低信號或等信號。
治療與預后 維持水、電解質平衡,抗炎和控制腦水腫和顱高壓,邊補邊脫水,保持病人處于"輕度脫水狀態",抗病毒,嚴重病人可以應用丙種球蛋白,控制驚厥、降低血壓等對癥處理等,呼吸衰竭或有肺水腫可能以及已經發生肺水腫的病人要進行機械通氣。
大多數散發病毒性腦炎病人預后良好,不會遺留神經系統后遺癥,但單純皰疹病毒、乙型腦炎病毒感染引起的腦炎預后不良,會遺留嚴重的神經系統后遺癥甚至導致死亡??滤_奇病毒、EV71、埃克病毒可以出現手、足、口腔和臀部皮疹,其中3月至6歲小兒病毒性腦炎是高危人群,尤其是6月至3歲小兒,出現頻繁抖動、嗜睡或昏睡、高血壓、心率明顯增快,皮疹不典型或很少,或有出血性小點狀皮疹,先發熱后出疹的病人,血中白細胞增高明顯,C反應蛋白增高的患者,出現肺水腫及死亡的可能性很大。
如何預防
病毒性腦炎的發生存在明顯的季節性、區域性和人群分布性等特點,如乙型腦炎只發生夏秋季,單純皰疹病毒腦炎具有家族性特征。平時做好家庭及個人衛生至關重要,3歲以下小兒不要經常外出到人群密集的地方,病毒攜帶者也是重要的傳染源,避免接觸已經生病的病人,這也是避免如腮腺炎病毒性腦炎、風疹腦炎及麻疹腦炎等最好的方法。做好護理,除避免受涼,合理喂養外,夏季一定避免蚊蟲叮咬,這是防止乙型腦炎發生的最有效方法;增強免疫力,加強營養及時添加輔食,適當補充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劑。
徐州就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