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礦總院頻道:糖尿病患者的腎臟受損的幾率與風險要遠遠高于非糖尿病患者。徐礦總醫院內分泌科樊寬魯主任提醒:“糖尿病的腎損傷往往在無聲無息中發生,癥狀不易察覺。若早期不加以控制,任由腎功能不可逆地減退,到了中晚期發展成糖尿病腎病,患者的生活質量將不容樂觀,治療難度也大大提高。”
糖友護腎要三早
早發現:如廁后多看一眼
雖然慢性腎病起病隱匿,但并不是說它無跡可尋。老年人日常可以養成如廁后看一眼的習慣,觀察下尿液的顏色和性狀。
若尿中有泡沫,放置一個小時后觀察泡沫仍不消失,或勞累、感冒、上火后尿色加深,呈濃茶色、醬油色,應及時到腎病科進行尿液檢查。
此外,貧血、食欲減退、惡心、嘔吐、皮膚瘙癢、腰痛等都可能是慢性腎病透露的信號。
早預防:每年查一次尿常規
高血壓和腎臟病可謂是兩個“難兄難弟”。腎臟病往往會引起高血壓,如腦、腎等多個靶器官損害。因此,高血壓患者也是腎臟病的高危人群。
此外,糖尿病患者有可能會發生糖尿病腎病,且病程越長危險越高,一旦發展到終末期腎病,往往更加難以控制。
這兩大人群要將血壓、血糖控制在理想的范圍內,以減少腎臟損傷。無癥狀高危人群(如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痛風、高脂血癥),最好每年至少做1次尿常規檢查。
1型糖尿病人患病5年后要檢查腎臟功能,而2型糖尿病人因為癥狀不明顯,發病時血糖可能已經升高多年,一旦得病要立即檢查腎功能。以后的每年都至少檢查一次。
早治療:三分吃藥七分養
俗話說,“治病三分靠治,七分靠養”,慢性腎病也不例外。
如何做好這“七分”呢?
首先就是要保證合理的飲食結構。提倡優質低蛋白飲食,通常建議蛋白質攝取量為每公斤體重0.6克。建議其中一半應為優質蛋白質,即富含氨基酸的動物蛋白質,尤其是蛋及奶。
鈉鹽攝入量限制在2~3g/d,同時禁食腌制食品;限制含磷較高的食物如汽水、酵母、動物內臟類、干豆類、堅果類;血鉀高時,應少選用鉀離子含量高的疏菜水果,如紫菜、冬筍、菠菜、咖啡、濃茶、雞精等。
浮腫明顯的患者必須限制每天的液體攝入量。通常經口攝入的液體量大約等于全日排尿量加500ml為宜。
要堅持鍛煉并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防過度勞累,早期糖尿病腎病運動不怎么受限,但終末期大量、劇烈的運動就要避免了,因為此時往往合并有心血管的病變,劇烈運動危險性較高。
專家提醒:糖尿病患者應該密切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況,若出現泡沫尿、身體不同部位的水腫、血壓升高,可能是腎病早期的信號,應盡早到醫院咨詢醫生。
本期專家:徐礦總院內分泌科主任 樊寬魯
擅長治療糖尿病、各種內分泌疾病導致的繼發性高血壓,高尿酸血癥及代謝綜合征,甲狀腺疾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骨質疏松等各種內分泌及代謝疾病。
門診時間:周一、五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