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礦總院頻道:徐州的夏天,邀上三五好友,在路邊小攤吃著燒烤,喝著啤酒,成為城市夜色中一道獨特的風景線。然而在大快朵頤的同時,您是否安撫好了您的“膽”?
“吃過了嗎?”這是中國式的打招呼,但生活節奏的加快,尤其是需要在上班途中花費較多時間的年輕人,寧可多睡五分鐘,也不愿“抽空”吃個早飯。仗著年輕覺得無所謂,殊不知你的“膽”已經在蠢蠢欲動,準備給你一個狠狠地就教訓!
徐礦總院普外科主任王建提醒,日常生活中,切莫過量食用高油、高脂,或者急飲急食,三餐不繼,這樣很容易讓膽道疾病,如膽囊結石、膽管結石等膽道系統疾病找上門。
一個煎雞蛋引發的劇痛
清晨,市民張先生像往常一樣吃了一個油煎蛋后準備上班,可是還沒等出門,他突然感覺右上腹疼痛不適,并伴惡心、嘔吐。剛開始他以為是消化不良,以為休息一會就好,可不一會兒家人發現他臉色變得蠟黃,趕緊送到徐礦總院。入院后,王建主任發現,張先生有腹痛、發燒,眼睛和身上皮膚發黃,經B超檢查確診為膽囊腫大、囊壁增厚,并可見結石堵在膽囊的頸部,需要立即切除膽囊。
驚魂未定的張先生家人感覺奇怪,為什么年紀輕輕的人會得了膽結石。對此,王建主任解釋說,膽結石與年紀無關,而與飲食結構、生活方式有著直接的聯系。原來,現代社會的飲食偏于富營養化,許多人大量攝入魚類肉類的量,大大超出肝膽系統的代謝分解能力,導致大量膽汁粘稠,排出不暢,不斷積滯形成結石。許多人不吃早飯卻偏愛夜宵,不吃早飯常使前日的膽汁不能及時排出,滯留在肝膽系統,久而成石。夜宵則使肝膽超負荷工作,一方面耗損肝膽,一方面增加濁厚的膽汁很容易形成結石。膽結石不僅會引發疼痛,還會引發膽囊炎,導致膽囊穿孔,引發胰腺炎、腹膜炎等重癥,危及生命。
微創手術 輕松探“囊”取“石”
采訪中,王建主任表示,有癥狀的膽囊結石應該及時進行手術治療,以免引發急性膽囊炎甚至誘發膽囊癌變等后果。而且對于有癥狀的膽囊結石,越早手術對患者越有利,膽囊周圍粘連機會小,有利于患者手術的預后。目前,國際上膽囊結石治療的金標準是腹腔鏡膽囊切除術,這也是未來手術方法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
對于膽囊結石合并膽管結石,“除去腹腔鏡+膽道鏡的手術方式,ERCP(“逆行胰膽管造影”)+腹腔鏡也是目前流行的微創手術方式。”王建主任分析說,過去開放性的手術有諸多弊端,如傷口不易愈合、術后留下疤痕、出血多等缺點,現在的微創手術僅在腹部有幾個微小切口,基本不留疤痕,有“鑰匙孔”之稱,大大減少了傳統開腹手術對臟器的損傷和對臟器功能的干擾,使術后恢復時間縮短,一般情況下手術后6-8小時可下床,12-24小時肛門排氣即可進食,3-5天出院,一周后基本恢復。不僅如此,術中幾乎不出血。“我們一般先行ERCP取石,然后再腹腔鏡切除膽囊。”
據王建主任介紹,微創手術適用于有癥狀的膽囊疾病:膽囊結石、膽囊息肉、慢性膽囊炎、急性膽囊炎早期等;無癥狀但有合并癥的膽囊疾病:伴有糖尿病、心肺功能障礙疾病穩定期;容易引起膽囊癌變的膽囊疾病:膽囊結石、巨大結石(直徑>50px)、陶瓷膽囊、單發直徑>25px的膽囊息肉、增長迅速的膽囊息肉、基底較寬的息肉、膽囊頸部息肉等。隨著年齡增長,患膽結石病人的膽囊癌發病率很高。膽囊結石大于3厘米者,引起癌變幾率會增多。
膽結石膽囊炎變身“孿生兄弟”
生活中,膽囊炎高發與膽結石高發密切相關,二者如同孿生兄弟,膽結石患者由于結石長期刺激膽囊內壁導致絕大多數患者同時患有膽囊炎。
40歲左右的中年人是目前膽囊炎患病的主要人群,他們往往工作緊張、生活方式欠合理,導致神經調節和代謝障礙,使膽汁排泄不暢大量淤積在膽囊內,如果身體肥胖,血液中膽固醇含量高,體液成分發生沉淀,很快就形成結石繼而引發膽囊炎。而如果是中年又是肥胖者和女性,那么患膽囊炎的幾率就更高了。
很多患者覺得自己切除了膽囊,以后自己就再也不能吃魚肉等葷腥食物了。王建主任指出,有癥狀的膽囊結石,95%都有不同程度急性和慢性炎癥,或其他膽囊結構問題,正常功能已經破壞,切去膽囊并不影響肝臟分泌膽汁,不妨礙消化功能,手術切除膽囊后,患者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恢復,可以獲得自身的調節代償,即通過膽管的代償性擴張,有效地維持機體的正常生理功能。僅有部分病例術后稍有大便次數增多,但1-2月之后又能恢復正常。
出鏡專家
王 建 普外科主任 副主任醫師
門診時間: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