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礦總院頻道:“我這次真的得靜養,所以沒有及時回復大家,抱歉!期待下次等我出院好好聚!”這是姚貝娜留給這個世界的最后一條朋友圈消息。從四年前年患上乳腺癌,經歷乳房切了再造,到登上《中國好聲音》的舞臺,姚貝娜曾是積極抗癌的使者。然而,這位心靈歌者的人生之歌,最終還是抵不過病魔,在1月16日16點55分畫上了休止符。
徐州礦務集團總醫院乳腺病科主任醫師王明才介紹,面對死亡,我們悲傷、無力;對于逝者,最好的祭奠是認清奪去她生命的病癥,別再讓類似的悲劇重演。雖然乳腺癌在一定程度上會受到家族遺傳的影響,但實際上,在生病這件事情上,生活方式握有更大的決定權,所以與其發奮調查你祖宗八輩每一個人的健康狀況,或者花大價錢去篩查自己是不是有易感基因,不如在生活方式上稍微多費點心,就能盡量避免與乳腺癌的不期而遇。
人為什么會得乳腺癌?
有數據顯示,目前全球平均每年約有140萬人患乳腺癌,我國每年約有20萬新發患者。在我國,乳腺癌在沿海地區發病率比內地高,東部地區比西部高,城市比農村高。其中,中年女性的發病率增長最快,形成了新高峰。
關于乳腺癌的發病原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但是,大量的臨床流行病學調查結果表明,雌激素與乳腺癌的發生密不可分。雌激素是一種生理性激素,一般是以相對恒定的速度或一定節律來釋放的,就像一輛勻速、平穩地行駛在公路上的汽車。這樣規律的運動一旦受到外界干擾,激素水平正常的波動自然會被打亂。
女性一生經歷初潮、妊娠、哺乳、更年期幾個重要時刻,都伴隨著雌激素的變化。大多數人初潮的年齡為12~14歲;生育最佳年齡為25~35歲;更年期為45~55歲。如果雌激素水平順應了這些變化,就不會給身體帶來異常影響。但如果有人為或外在因素(如過度補充雌激素、不懷孕或不哺乳等)影響了這些階段,導致雌激素水平突然變化,就像原本平穩行駛的汽車突然猛踩油門或急剎車,會對車內的傳動系統造成沖擊損壞一樣,這種激素的驟然變化也會刺激乳腺上皮,誘發細胞惡變,導致乳腺癌。
7種女人最容易被乳腺癌盯上
乳腺癌的發生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尤其是以下幾類女性,患病風險更高:
有乳腺癌家族史。
流行病學調查發現,有5%~10%的乳腺癌是家族性的。特別是在母親或姐妹中,如有患乳腺癌的,那么這個家族就屬于高危人群,患病風險比普通人群增加2~3倍。
初潮早,停經晚。
初次月經在12歲以前,停經在55歲以后的人群屬于高危人群,他們患乳腺癌的風險比普通人群高1~2倍,因為乳腺受雌激素作用的時間過長,容易引發乳腺癌。
單身、晚育、未哺乳。
未生育或35歲以后才生育的女性,乳腺癌的發病率比30歲前生育的女性要高。目前,醫學界確定的發生乳腺癌最明確的危險因素之一就是未生育婦女,這是因為她們缺乏孕激素的保護,更易受到過量的雌激素的刺激。此外,哺乳可以降低女性患乳腺癌的風險。英國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女性哺乳時間越長,日后發生乳腺癌的危險越小。
高脂肪飲食,肥胖。
攝入過多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會引起雌激素水平的升高,增加乳腺癌的患病風險。研究顯示,肥胖人群患乳腺癌的風險比正常體重人群高1~1.5倍,乳腺癌擴散的風險高兩倍。更年期后的女性如果超重或肥胖,患乳腺癌的幾率則會增加30%。
長期壓力大,心情抑郁。
都市年輕女性面臨激烈的競爭壓力,精神長期處于應激緊張狀態,導致情緒上的不穩定、不平和,再加上經常熬夜加班,身體得不到充分的休息,這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會導致內分泌失衡,對乳房也會造成一定傷害,增加患乳腺癌的風險。
長期接受雌激素治療。
更年期激素替代療法或其他激素替代療法等長期接受雌激素治療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風險也會相應增加。
乳腺增生。
良性的乳腺增生一般不會惡變,但乳腺增生中年齡較大、病史較長、腫塊較大、腫塊與月經關系不明顯者,則有可能發生惡變,應及時去醫院就診。
保持體形,不要發胖
如果你不能盡早生孩子是為了保持體形,那就繼續努力保持下去,不要發胖,因為發胖既毀了女人的虛榮心,又毀掉你的健康。
王明才說,過量攝入高糖高脂的食品、經常喝酒等等都會導致女性身體里儲存過多的脂肪,這些脂肪將刺激雌激素分泌,而大量雌激素的堆積會提高乳腺癌的發病率。所以,要降低乳腺癌風險,就要降控制體內雌激素水平,要控制激素水平,就必須節食——多吃蔬菜多吃魚,少吃燒烤少喝酒,這保證對你有百利而無一害。
沒事少熬夜,有空多睡覺
現在很多高強度、三班倒的工作都拒絕女性?那正好,你也拒絕它。因為熬夜不僅讓人眼袋發黑、皮膚干燥、面容枯槁,更危險的是它還會增加女性乳腺癌的發病幾率。丹麥科學家研究發現,上夜班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可能性更高,而且上夜班的時間越長,患乳腺癌的可能性就越大。這是因為人造光抑制了體內褪黑激素的分泌(這種激素只在黑夜產生),而褪黑激素水平降低會促進雌激素的分泌(又是雌激素)。所以要想遠離乳腺癌,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不要熬夜,每天晚上好好睡一個兼具保健功效的“美容覺”。
一場自然的生養很重要
在一項由牛津大學主持的“百萬婦女乳腺癌成因研究”項目后,科學家得出結論:女性生育越多、哺乳時間越長,患乳腺癌的風險就越低。如果一個女人一輩子生5個孩子,每隔2年生一個,而且每個孩子都用母乳喂養,那么這個女人乳腺癌的發病率將下降50%或者更多。
從優生優育的角度,醫生都建議女性最好在年輕時候生孩子,再考慮到對自身的保護,30歲之前生育是比較推薦的做法,因為孕激素對女人有很大的保護作用。懷孕、分娩、哺乳雖然辛苦,但也大大增強了女性的抗病能力,而且這種能力越早獲得,對于防止乳腺癌的發生就越有幫助。所以如果女性有生育意愿,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考慮盡早生育。
定期去醫院體檢,不要依賴自檢
在最早談到乳腺癌話題,號召大家“關愛乳房”的時候,媒體曾一度大力號召女性做乳腺自檢,以便及早發現、及早治療。然而事實上,大量實驗數據證實,乳腺自檢其實并沒能減少乳腺癌的死亡率。這個結論有些令人灰心,但也進一步說明了,自檢固然重要,但定期去醫院找專科大夫體檢是更加、更加重要性的。
乳房是否健康,可以通過以下幾方面來判斷:
1.皮膚:
色澤正常無水腫、皮疹、破損、淺靜脈怒張、皮膚皺褶及橘皮樣改變等情況。
2.乳頭、乳暈:
無局部紅腫,乳頭無凹陷。
3.乳頭溢液情況:
需要檢查乳頭有否溢液,并仔細查看是自行溢出還是擠壓后溢出,單側還是雙側,溢液的性狀如何等。
4.乳房腫塊:
檢查乳房腫塊位置、形態、大小、數目、質地、表面光滑度,是否活動、有無觸痛。
5.形態:
乳房的外觀、大小及位置是否正常。
應對乳腺癌,一定要有健康的生活習慣和態度。首先,要保持愉快的心情,情緒不好會影響人身體的多個系統。面對疾病不要太過恐慌,保持良好的心態、愉快的心情,以積極的態度去面對。緩解壓力的技巧包括多做能讓自己放松的事和喜歡的事情,調整心態去接受改變不了的事情。
其次,還應加強鍛煉,每天進行半小時的散步、慢跑、游泳、騎車、跳舞等運動。運動過程中釋放的內啡肽,能讓人產生愉悅感,有助于保持身體健康。
最后,還要注意控制體重,均衡營養,每天至少吃500克果蔬。推薦圓白菜、胡蘿卜、芹菜、西紅柿、菜花、青椒、洋蔥、蒜、姜等有抗癌作用的蔬菜。補充如豆類、谷物等足量的纖維素。每天喝8—10杯水,但不要經常喝蒸餾水。避免吃過咸的、煙熏的食物,限制紅肉(如牛羊肉)的量,少喝酒,注意補充維生素D。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