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礦總頻道:為切實實現國家“百萬減殘”的目標,進一步提高廣大群眾對腦卒中的關注度及防治知識的知曉率,5月3日上午,由徐礦總醫院副院長魏秀娥聯合梁寨鎮中心衛生院賈考學書記,帶領徐礦總醫院神經內科團隊來到豐縣梁寨鎮趙樓村開展“健康中國 中風識別行動”科普宣講和聯合義診活動。

中國中風識別行動堅持旨在推動人群腦卒中高危因素篩查科普宣教、卒中急診急救和卒中中心規范救治、康復隨訪綜合管理等各項工作融合開展,以構建覆蓋縣(區)等全域人群腦卒中防治工作體系為工作目標,探索卒中分級診療模式落地,實現區域內腦卒中患者救治效率提升,發病率、致殘率、致死率及復發率的下降,助力加強腦卒中防治工作減少百萬新發殘疾工程目標的實現。


活動現場設有“卒中”主題相關的專家義診區、健康科普講座區。神經內科主任劉海艷科普宣講,介紹了腦卒中的早期識別、評估與救治,腦卒中的危險因素防控等同質化培訓,提高基層醫務人員及市民早期識別卒中的能力,避免院前延誤,高質量推進卒中救治效果。
“一旦發生卒中,患者和醫生都需要爭分奪秒。”現場義診時,來自徐礦總醫院神經內科的專家不斷跟趙樓村的居民強調時間的重要性。中風發病4.5小時之內是治療的最佳時間,發病到有效治療間隔的時間越長,治療效果越差,致殘率和死亡率越高。

現場來了一位71歲老人,專門找到副院長魏秀娥,講述了他得救經過,他說:平時他的身體一直很好,發病那天突然感覺頭暈,看東西模糊。當時沒有在意,還以為是累的,正好家人平時了解一些中風識別方面的知識,感覺不好,就想把他送到徐礦總醫院,那時的他已經走不動路了,整個人東倒西歪,胳膊也抬不起來。
正是由于家人了解“中風120口訣”發現及時,抓住了卒中治療的黃金4.5小時,經過徐礦總醫院神經內科的救治,現在已經慢慢恢復了,生活能自理了,胳膊也能抬到頭頂了,他非常感謝再次給了他生命的人。如果說,人生是一場馬拉松,大多數時間我們都在賽道上從容而行。但在某些關鍵時刻,必須竭盡全力、跑贏生死時速,才能換來下一程的健康與安寧。他想把自己得救的經驗分享給更多人,讓更多患者受益。






義診區里,前來咨詢和領取卒中防治資料的群眾絡繹不絕,來自徐礦總醫院的醫護志愿者為村民提供了細致的血壓、血糖檢測。專家們有問必答,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宣傳腦卒中防治和干預的專業知識,耐心講解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和預防措施以及腦卒中早期癥狀的識別;針對“腦中風”潛在患者,醫護人員分別為其建立個人專屬腦中風健康檔案,以便后續提供追蹤隨訪,并對其進行日常高血壓、糖尿病和血脂異常等干預,降低復發率。此外,醫護人員還發放卒中防治健康宣傳手冊,普及健康知識。
通過此次腦卒中的宣傳及義診活動,提升了村民對腦卒中危險因素的知曉率,強化了個人健康理念,也讓其切實感受到黨和政府為老百姓所帶來的“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和好處。助力腦卒中防治和百萬減殘工作開展,助力豐縣地區腦卒中防治水平提升,為增加區域群眾健康福祉、推進“健康中國”建設貢獻力量。

徐礦總醫院神經內科創建于1982年,現為江蘇省臨床重點專科,淮海卒中聯盟牽頭單位,國家高級卒中中心,國家首批中國卒中中心聯盟單位,中國卒中學會綜合卒中中心,國家級帕金森病一站式診治標準中心,國家認知障礙高級中心,衛生部優質護理服務先進病區,國家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培訓基地,國家藥物臨床試驗基地,徐州市十大創新團隊,徐州市神經科醫療質量控制中心、徐州醫科大學神經精神病學教研室,徐州醫科大學研究生培養基地,安徽理工大學研究生培養基地,首都醫科大學腦重大疾病淮海中心,徐州醫科大學腦重大疾病重點實驗室培育建設點。徐礦總醫院一直主動承擔重大疾病防控的能力建設,充分發揮三甲醫院在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當中的領頭和骨干作用,上下協同、區域協同、內外協同,為區域內人民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腦卒中健康管理服務,致力于推動和普及 “以治病為中心”到 “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健康管理理念的轉變,助力實現降低卒中發病、致殘和復發、死亡率的百萬減殘工作目標。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