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礦總頻道:11月21日,徐礦總醫院于門診大廳舉辦"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認識周”(WAAW)。今年的主題是“共同防止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
耐藥性認識周是為積極應對微生物耐藥帶來的挑戰,提高社會公眾對抗微生物耐藥的認識水平,國家衛生健康委與世界衛生組織同步在每年的11月18—24日開展的活動。
合理用藥 中國行動
此次科普活動旨在宣傳抗微生物藥物合理使用知識,提高社會公眾和醫務人員對耐藥危機的認識;牢固樹立抗微生物藥物合理使用觀念,減少不必要的藥物使用,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和參與抗微生物藥物合理使用的良好氛圍,積極應對微生物藥物耐藥帶來的挑戰,提高醫院抗微生物藥物科學管理水平。

此次活動由藥學部尹楠楠主任組織,藥學部、醫務處、院感科、臨床藥師共同參與活動。他們向現場群眾耐藥知識科普活動,普及耐藥知識,宣發科普傳單。旨在提高對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的認識和理解,并在“同一健康”利益攸關方之間推廣最佳做法,以減少耐藥性感染的出現和擴散。

遏制耐藥,礦總在行動。
什么是“抗微生物藥物”?
抗微生物藥物,是指能殺滅或抑制病原微生物(細菌、真菌、病毒、寄生蟲等)生長或繁殖的藥物,是用于預防和治療人類、動物和植物感染的藥物,包括抗菌藥物、抗病毒藥、抗真菌藥和抗寄生蟲藥。
抗細菌藥物
名字帶“-西林”、"-霉素”、"頭孢-”、“-沙星”的藥物,如阿莫西林、青霉素、頭孢呋辛、頭孢克洛、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等。
抗真菌藥物
名字帶“-康唑”、“-芬凈”的藥物,如酮康唑、氟康唑、米卡芬凈、卡泊芬凈等。
抗病毒藥物
名字帶“韋”的藥物,如阿昔洛韋、更昔洛韋、奧司他韋等。
抗寄生蟲藥
如阿苯達坐(驅蟲藥)、氯(抗瘧藥)等。
什么是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
當細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蟲隨著時間的推移發生改變,不再對藥物產生反應,感染難以治療、疾病傳播、重癥疾病和死亡的風險加劇時,就會出現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
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的主要驅動因素包括誤用和過度使用抗菌藥物;人和動物無法獲得潔凈水、環境衛生和個人衛生;衛生設施、農場的感染以及疾病的預防和控制較差;難以獲得優質、負擔得起的藥物、疫苗和診斷;缺乏意識和知識、執法不力。
微生物耐藥性的出現,抗生素和微生物耐藥性一旦產生,抗微生物藥物失去抗微生物效果,感染將變得難以或無法治療。
為什么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成為日益關注的問題?
近年來新型耐藥機制耐藥病原體的出現和傳播,導致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日益蔓延,持續威脅和削弱著我們治療常見感染的能力,尤其令人擔憂的是,多重耐藥菌和泛耐藥菌(也稱為“超級細菌”)在全球快速傳播,可能導致一些感染無法用抗生素等現有抗微生物藥物治療。
隨著耐藥性在全球蔓延,抗生素日趨無效,增加嚴重感染和死亡的風險。如果人們不改變現有抗生素的使用方式,近年開發的新抗生素也將遭受與現有抗生素相同的命運,逐漸失去效果。如果缺乏有效工具來預防并充分治療耐藥感染,改善對新藥及有質量保證的現有抗菌藥物的獲取,將會增加治療失敗或死于感染的人數。
預防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我們能做點什么?
1. 不要自行購買抗微生物藥物,嚴格遵守醫囑,始終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抗微生物藥物
2. 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戴口罩、勤洗手,既可以減少新冠等病毒的傳播,也有助于阻止耐藥性的傳播
3. 采取保護措施,安全性行為幫助限制耐藥性的傳播
4. 嚴格執行艾滋病、結核病等慢性傳染病的規范、全療程治療,減少耐藥性的產生
5. 向身邊的親朋好友宣傳抗微生物藥物知識,保護抗微生物藥物,就是保護我們自己
希望此次活動能夠讓更多人了解到耐藥知識,預防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為維護人民群眾的健康貢獻力量。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