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礦總頻道:10月13日是“世界血栓日”。徐礦總醫院專家:血栓就像是游走于血管內的幽靈,一旦堵塞血管,會使血液的運輸系統癱瘓,其結果是致命的。而且,血栓可發生在任何年齡、任何時間,嚴重威脅著生命健康。
更可怕的是,99%的血栓沒有任何癥狀和感覺,但血栓就在人們不知不覺或自以為心腦血管沒問題的情況下突然發生。
血管為啥就堵了?
無論是哪里的血管堵了,都有著一個共同的“兇手”—血栓。
血栓,通俗地說就是“血塊”,它像塞子一樣堵塞了身體各部位血管的通道,導致相關臟器沒有血液供應,容易造成突然死亡。
血栓在腦部血管產生會導致腦梗死(腦梗)
血栓在冠狀動脈產生會導致心肌梗死(心梗)
血栓堵塞到肺部就是肺栓塞……
與血栓有關的疾病,如心梗、腦梗、下肢血管病等,都是血栓對人體造成的嚴重傷害。
99%的血栓沒有任何征兆
血栓性疾病包括動脈血栓和靜脈血栓,動脈血栓相對更常見,靜脈血栓曾被認為是少見病,一直未能引起足夠的重視。
動脈血栓:心梗、腦梗的根源
我們最熟悉的心梗、腦梗的根源就是動脈血栓。
目前心血管疾病中,出血性卒中發病率有所下降,然而冠心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仍在持續快速上升,其中,最明顯的就是心梗!而腦梗和心梗一樣,以高發病率、高致殘率、高復發率、高死亡率著稱!
靜脈血栓:“隱形殺手”,無癥狀
血栓是全球前三位致死性心血管疾病(心梗、卒中和靜脈血栓栓塞癥)的共同發病機制。前兩者的嚴重程度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雖然靜脈血栓栓塞癥位列第三大心血管殺手,但遺憾的是公眾知曉率卻很低。
靜脈血栓被稱為“隱形殺手”,可怕之處就在于絕大部分的靜脈血栓沒有任何癥狀。
靜脈血栓形成有三大主要因素,即血流緩慢、靜脈壁損傷、血液高凝狀態。
靜脈曲張的患者,高血糖、高血壓、血脂異常的患者,感染的患者,長期久坐、久站的人以及孕婦等都是靜脈血栓的高危人群。
發生靜脈血栓后,輕者靜脈出現發紅、腫脹、發硬、結節、痙攣性疼痛等癥狀。
嚴重者發展為深靜脈炎,患者皮膚出現褐色紅斑,繼而表現為紫暗紅腫、潰爛、肌肉萎縮壞死等,患者劇烈疼痛,周身發熱,最后可能面臨截肢。
如果血栓游走到肺,堵塞肺動脈會形成肺栓塞,危及生命。
如何預防血栓?
事實上,靜脈血栓是完全可防、可控的。
世界衛生組織提醒,連續4個小時不運動就會增加患靜脈血栓的風險。所以,遠離靜脈血栓,運動是有效的防控措施。
長期久坐不動:最容易誘發血栓
過去醫學界認為,乘坐長途飛機與深靜脈血栓發病關系密切。而最新研究發現,長時間坐在電腦前也已成為發病的一大誘因,醫學專家把這種病稱為“電子血栓”。
坐在電腦前90分鐘以上,會導致膝部血液流動減少50%,從而增加了血栓形成的概率。建議在生活中改掉“久坐不動”的習慣,使用電腦1小時就應該休息片刻,起身活動。
走路
1992年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走路是世界最佳運動之一,既簡單易行,又強身健體,不論男女老少,什么時候開始這項運動都不晚。
在預防血栓方面,走路能保持有氧代謝、增強心肺功能,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防止血脂在血管壁堆積,防止血栓形成。
健康飲食
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是預防各類疾病的基礎措施。預防血栓,建議食用黑木耳、生姜、大蒜、洋蔥、綠茶等;少吃油膩、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富含維生素C和植物蛋白的食物。04穩住血壓
高血壓患者是血栓發生的高危人群。血壓控制得越早,就能越早地保護血管,預防心、腦、腎損害。
戒煙
長期吸煙的患者一定要對自己“狠”一點,一支小煙會在不經意間摧毀全身各處血流所經之地,后果不堪設想。
緩解壓力
加班、熬夜、壓力劇增會使動脈應急性堵塞,甚至會導致動脈閉塞,引發心梗。
如今,各種血栓栓塞性疾病發病率居高不下,且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血栓早已成為了人們耳熟能詳的名詞。
引起血栓的原因和因素非常多,一般來說,血栓的形成與高脂血癥、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都有一定的關系。
所以,對于有基礎疾病的患者,要想預防血栓,主要還是針對原發病進行預防,按照醫生的指導服藥。
而對于普通大眾,可以更多地從規律的健康生活習慣入手,比如多喝水,及時補充身體水分;勤鍛煉,增強血管彈性和功能;冬季寒冷,注意防寒保暖;戒煙、戒酒,保持樂觀愉快的心情等。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