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礦總頻道:在醫學領域,外科被譽為“醫學之花”,而心胸外科更被譽為“花中之花”,因為心胸外科被認為是最危險、最辛苦的科室之一。一臺心胸外科手術往往持續3—8個小時,而手術刀下的“戰場”只在毫厘之間,做手術就像“刀尖上跳舞”。
始建于1982年的徐礦總醫院心胸外科,在科室主任黃繼江的帶領下,攻堅克難、積極探索、大膽創新,全力守護患者生命,努力提高診治水平,團隊先后開展了主動脈大血管外科手術、心臟多瓣膜置換、復雜性先天性心臟病診治、不停跳冠狀動脈搭橋、胸外科微創手術等新技術攻關,在手術臺上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

生死時速,刀尖走春秋
一臺手術,就像一場戰斗,手術臺就是醫護人員的戰場。
“黃主任,急診!祖孫三代車禍,血氣胸。9歲的孩子危重!”凌晨兩點,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將黃繼江吵醒,黃繼江迅速趕到醫院。
胸腔插管引流、建立靜脈通路、注射腎上腺素、血管活性藥物支持、呼吸機輔助、持續心電監護、持續心肺復蘇……對男孩的搶救有條不紊進行著,但是心電監護儀上依然是一條直線。心肺復蘇進行到四十五分鐘的時候,心電監護儀上的直線呈現一處細微的波動。“還有救,繼續,不要停。換人繼續按壓!”但是接下來的一個多小時,心電監護儀上除了那一次微弱的波形之外,沒有任何變化。
“繼續按壓,不要停止!做生命最后的守門人,再堅持一下,就能為患者多爭取一次成功獲救的機會!”黃繼江繼續搶救,他要求醫護人員把按壓的血壓維持在90/50mmHg以上,繼續冰帽腦保護。按壓持續了2小時30分鐘,奇跡發生了:監護儀上終于出現了孩子的自主心率,那顆停跳的心臟終于自己工作了!
老家沛縣的趙先生在陜西工作時突然感覺胸部撕裂般疼痛,朋友將其緊急送往醫院,CT檢查診斷是高血壓引起的主動脈夾層動脈瘤,必須立即手術,當地醫療條件有限無法進行高風險手術,很快轉院到北京一家醫院。經過專家會診,由于患者趙先生體重高達270斤,手術風險大,費用高,醫生不敢輕易做手術。患者病情不容等待,就在家人陷入兩難境地時,患者家屬在徐州親戚的建議下來到徐礦總院,找到黃繼江主任。
趙先生被轉到徐礦總院時,已經是發病的第四天。黃繼江主任檢查后說,Ⅰ型主動脈夾層患者隨著時間推移,每過一天死亡率就會逐漸增加,一個月后死亡率高達95%。黃繼江主任決定采用“深低溫+停循環、持續腦灌注”的治療手段,帶領團隊爭分奪秒、與死神賽跑,為患者打開胸腔,建立體外循環,經右鎖骨下動脈持續腦灌注,心臟停掉以后,從主動脈深處實施人工血管置換。12個小時后,手術宣布成功。患者在術后3小時蘇醒過來,頭腦清楚,術后三天可以起身,做完復查就出院了。
像這樣驚心動魄的手術每天都在上演。如今,徐礦總院心胸外科每年收治病人800余例,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可以讓患者不出徐州就能享受到高質量治療。
精益求精,勇闖“生命禁區”
外科是“刀光劍影的江湖”,總離不開手術刀和鮮血。為了給患者提供更先進和更周全的技術保障,黃繼江帶領團隊不斷進行技術創新:較早開展腔鏡微創手術,現已常規開展胸腔鏡下肺、食管、縱膈等疾患微創手術;較早開展不停跳冠脈旁路移植術,成功開展冠脈搭橋合并左室室壁瘤切除成形等高難度手術;對心臟單瓣、雙瓣置換以及冠脈搭橋聯合瓣膜置換等高難度的手術有較豐富的臨床經驗;較早開展大血管的置換、全弓置換、Bentall手術、象鼻技術等大血管外科技術,成為最早使用雜交技術治療主動脈夾層動脈瘤的科室之一。
家住市區的李奶奶收拾完家務后突然暈倒在地,家人緊急將其送往徐礦總院,急救醫生檢查李奶奶是冠心病發作引起的心肌梗死,需要做冠狀動脈搭橋手術。冠狀動脈搭橋手術是一種非常復雜、技術要求高、病人損傷大的高難度手術。手術前,醫生為患者做了冠狀動脈和乳內動脈造影檢查,以明確冠狀動脈狹窄的部位和程度,據此決定搭橋的數目和準確的位置。同時還做了其他相關檢查,了解全身各臟器的功能狀況。手術進行很順利,李奶奶幾天就出院了,和平常一樣生活。
家住賈汪區的張老先生今年78歲,患有肺癌,之前在別的醫院治療,考慮到患者年齡大、手術風險高、創傷大,患者家屬遲遲沒有同意實施手術。后來,在朋友建議下,家人帶著張老先生來到徐礦總院心胸外科,黃繼江主任檢查后,決定為患者采取胸腔鏡微創手術進行肺葉切除,并進行淋巴結清掃。術前進行了充分準備,手術非常成功,創傷小、恢復快,患者很快就出院回家了。
在黃繼江的帶領下,如今,徐礦總院心胸外科對于胸部創傷、食管疾病、胃賁門疾病、肺部疾病、縱膈疾病、先天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病、冠心病、夾層動脈瘤等疾病的診治療效好,特別是胸腔鏡微創手術、冠脈搭橋術、心臟瓣膜疾病的外科治療、大血管外科手術及雜交技術在淮海經濟區處于領先地位。作為江蘇省煤礦急救研究所,科室還擔負著全省礦難搶救及指導基層醫院救治傷病員任務,在重癥胸部外傷救治方面有豐富的臨床經驗,搶救成功率高。
近年來,科室各專業組還分別開展了單孔腔鏡肺癌根治術、全腔鏡下食管癌根治術、腔鏡下縱膈腫瘤切除術、冠脈不停跳搭橋術、三型夾層煙囪支架術、一型夾層全弓置換術、二尖瓣瓣膜修復成形術等新技術。

全國知名專家工作站落戶徐礦總院
始建于1982年的徐礦總院心胸外科,是一所集臨床、科研、教學為一體的綜合性科室,在“醫、教、研”三方面相互促進,加強業務技術學習,及時了解醫學信息,加強學術交流,積極與本專業的國內外一流學科開展協作,進行臨床研究。
隨著社會經濟和醫學科技的不斷進步,心胸外科近年得到了快速發展。目前,科室設置床位20張,現已建成集人才、設備、技術優勢為一體的特色專科。科室現有徐州醫科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1人,主任醫師2名,副主任醫師2名,主治醫師2名,住院醫師2名。其中,學科帶頭人黃繼江擔任江蘇省醫學會災難急救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江蘇省醫學會心胸血管外科分會冠脈外科學組委員、江蘇省中西結合學會外科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徐州市醫學會心胸血管外科分會副主任委員、徐州市醫學會微創與血管外科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近年來,科室致力于構建肺癌、肺結節的全程管理體系,有效發揮多學科協作的優勢,努力實現患者最佳療效,在肺部各種良惡性結節的診斷治療上形成特色。今年7月9日,丁征平教授工作站暨肺結節微創外科診療中心落戶礦總院。以丁征平教授工作站的成立為契機,依托上海市胸科醫院專家平臺優勢,徐礦總院將進一步完善肺結節微創外科診療中心建設,推動醫療技術、服務能力、人才隊伍提檔升級,推進優質醫療資源落地惠民,讓淮海經濟區廣大患者受益。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