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礦總頻道:“醫生,快!快來救救我兒子!”徐礦總醫院急診室的安靜被一位男子的吼叫打破。
患者為青年男性,嘴歪斜、左側肢體無力伴意識進行性加重。典型腦卒中(中風)癥狀。急診立即啟動“腦卒中綠色通道”,頭顱CT、MRI,確定無腦出血后,開始溶栓治療……
年僅35歲的駕駛員怎么會突發卒中呢?
長途貨車駕駛員中風
當醫生告訴家屬患者是中風時,家屬怎么也不敢相信。患者的父親喃喃自語:“他才35歲怎么可能中風?他才35歲啊!”
患者的父親說,他們是河北邯鄲的長途貨車駕駛員,此次來徐州送貨。早上剛到徐州,他就發現兒子表現有點不正常。
開始的時候他以為兒子長時間開夜車勞累導致,但是越來越發現兒子狀態不佳。
“剛開始的時候還能和我說幾句話,后來感覺他的舌頭越來越不聽使喚,說的話支支吾吾聽不懂。再后來他就癱坐在那兒不能動彈,精神越來越不好。”患者父親說。
血管內有一個罕見的“鴨掌”
藥物溶栓沒有達到預期效果。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翟羽佳介入團隊在對患者進行充分評估的基礎上決定對其進行“介入取栓”手術。經過和患者家屬的充分溝通,家人同意手術。患者被直接送入導管室。
翟羽佳為其實施了動脈取栓手術,術中血管造影發現大腦動脈嚴重閉塞。翟羽佳介入團隊爭分奪秒,半個多小時后成功取出血栓,堵塞的血管被打通,血供立即恢復。
翟羽佳一邊做手術一邊思考:一般年齡大的患者,這種腦部大血管被血栓閉塞都是因為有“四高”,也就是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引起的。這位年輕的患者,沒有“四高”,為什么會引發這么嚴重的腦梗呢?即使患者有些肥胖,還有吸煙、熬夜開車等不良習慣,但是35歲就引發這么嚴重的腦梗還是不多見。
“當時想著專心做手術,只是在手術間隙的時候想到這位患者只有35歲就突發急性腦梗,有點唏噓。如果僅僅是取栓,找不到原因,很可能不久以后他還會再次中風。”
翟羽佳成功取栓后,發現患者的右側頸內動脈起始段有一個“頸動脈蹼”。
35歲腦梗的原因找到了!
“這是一種罕見的血管異常。頸動脈蹼是頸動脈球后壁頸動脈分叉以遠的腔內薄層突出物,為頸動脈顱外段的非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目前認為其是非典型內膜型肌纖維發育不良。”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指出頸動脈蹼是缺血性腦卒中少見但重要的危險因素。”翟羽佳說,“頸動脈蹼和頸動脈球后壁之間存在一個慢血流區域,這種區域由于血流淤滯及湍流的形成,容易產生血栓。隨著血栓體積的增大,容易發生脫落并向遠處轉移,從而引起顱內動脈栓塞事件。
這種罕見的“鴨掌”能要命
“如果把人體的動脈血管比作一條河道,血液就仿佛這個河道中流淌的河水。如果流通的河水中突然多出了一塊蹼狀物,那么血流就會在這附近聚集,這時候可不是‘紅掌撥清波了’。頸動脈里的血液在‘蹼’的推動下發生倒流,非常容易產生血栓,引發致命風險!”
翟羽佳說,“由于頸動脈蹼非常少見,缺乏大樣本循證醫學證據。目前認為藥物治療中單純抗血小板治療是不夠的,抗凝治療可能是其卒中二級預防的合理選擇;外科干預可行支架植入或頸動脈內膜剝脫術。這也解釋了為什么患者入院后溶栓治療效果不佳的原因。”
翟羽佳如何發現這一罕見的“頸動脈蹼”呢?他說——
“近年來腦卒中有年輕化的趨勢。對于年輕患者的治療,我們一般采取更積極的方案。年輕人都是家里的頂梁柱。所以對患者的手術不僅僅局限于‘快速拆彈’,還要思考‘炸彈’形成的原因。
在手術中要做到對于患者病因進行仔細的篩查和尋找,無論是在急診救治還是后續救治中,一定要全面。因為青年的這種腦梗(也叫青年卒中)形成的原因會更多。查到病因才能有針對性的進行治療和防范。有研究發現,藥物治療的癥狀性頸動脈蹼患者卒中復發率較高,而頸動脈血運重建術有效地預防了卒中復發,對于反復復發的患者外科干預可能是一個較好的選擇。”
“患者和我是同齡人,所以特別想救治好他。”翟羽佳說,“特別是術后第二天,患者意識沒有完全恢復,聽到他一歲不到女兒的聲音,就緊緊握住女兒的手。那一幕至今難忘。”
在全科醫護大家共同努力下,年輕患者過了腦水腫關、并發癥關,病情平穩,意識清楚,對答正常,患者肢體可上抬,目前已經出院返回河北當地繼續康復治療。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