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11月,榮良群榮獲“全國勞動模范”光榮稱號。
讓勞動創造成為時代強音, 離不開榜樣的力量。
勞模,是時代先鋒,是廣大職工身邊的楷模。
中共中央、國務院授予的勞動模范為“全國勞動模范”,5年評選一次,是我國最高的榮譽稱號。
近日,2020年全國勞動模范評選結果正式揭曉,淮海醫管公司副總裁 榮良群 榜上有名!!!
這是每一位礦總人的驕傲、每一位礦醫人的驕傲、每一位徐礦人的驕傲!!!
百年礦醫第一人。這份榮光,令人振奮,催人進取......
每個時代的勞模,都代表著該時代的先進生產力和健康向上的力量,是全社會的寶貴財富。不變的是精神,傳承的是永恒。今天,讓我們循著他的榮耀,追尋時代的變遷,感受這份溫暖人心的希望和力量......
38年初心不改。作為醫者,他在腦血管疾病、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眩暈和疑難重癥診療領域擁有獨特技術和豐富經驗;作為院長,他牽頭帶領醫院成功創建三級甲等綜合醫院,開啟了醫院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精技療疾患,仁心鑄醫魂。
他叫榮良群,徐礦總醫院的管理者。
翻開榮良群的履歷,一名懷揣夢想的年輕醫學生成長足跡如此清晰:住院醫師、主任醫師、教授、科主任、副院長、院長、淮海醫管公司副總裁,每一步都寫滿執著專注,寫滿睿智果敢,寫滿仁心大愛,令人感慨佩服。
1、堅守初心 遨游“醫海”莫等閑
1982年畢業之后,榮良群來到徐礦總醫院工作。
▲ 青年時代的榮良群與同事一起鉆研探討業務。
“治病救人,竭盡所能。”這是他選擇這份職業的樸素初心。
剛入院那幾年,他全身心撲進 “醫海”里,夙興夜寐,不知疲倦。1988年,他率先在淮海地區將腦脊液細胞學檢查應用于神經系統疾病的診斷中。
當時科研條件簡陋,資金短缺,困難重重,但他從來沒想過放棄。一番苦思冥想,終于動手設計好了模型,他找到機械廠的師傅幫忙加工了一個腦脊液細胞沉淀器。
▲ 簡陋的環境和條件,阻擋不了一顆孜孜不倦求知上進的心。
沒有實驗室,沒有顯微鏡,他就到院內檢驗科去做實驗。每次實驗從細胞沉淀開始到結束需要近3小時。為了不影響檢驗科正常工作,他只能利用檢驗科的空閑時間。功夫不負有心人,這項檢查技術使過去本地區不易確診的疑難病能夠及時得到早期診斷,惠及病患逾2萬人,有效提升了淮海地區神經內科診療水平。他隨后開展的“腦脊液細胞學檢查在中樞神經系統感染中的應用研究”,榮獲了省煤炭公司科技進步二等獎、集團公司科技進步一等獎。
科研應成為醫院文化的“精髓”。基于這樣的理念,榮良群一直沒有停下前行的腳步:1990年,他在江蘇省率先開展微創血腫抽吸術治療腦出血的臨床研究,顯著降低了卒中患者死亡率,明顯改善了病人的功能預后。這項研究成果先后獲得省衛生廳科技成果二等獎、江蘇省科技進步獎;他潛心研究多年的手法復位治療耳石癥,獲得江蘇省衛計委新技術引進二等獎;他在微創抽血治療腦出血領域達到國內領先水平,該項技術在全國15個省市500多家醫院推廣,眾多患者因此獲益。
▲ 圖為榮良群為腦出血患者進行穿刺治療。
“患者對于醫生,可能是匆匆過客;醫生對于患者,卻是人生轉折!”榮良群坦言,作為醫者,自己最幸福的時刻,就是看到患者康復后綻放的笑容。他清楚地記得有一次,家住沛縣農村的一個女孩因發燒、頭痛、抽搐住進縣城醫院,經會診診斷為“隱球菌性腦膜炎”。當時這是一種罕見病,死亡率高,救治困難,用藥昂貴,要想治好至少需要十多萬元。女孩父親帶著家里僅有的400元到市內為女兒買藥,可發現這些錢還不夠買一天的劑量。老漢心急如焚,幾近絕望。恰巧有位醫學院教授給他支招:“你到徐礦總醫院神經內科,找榮良群醫生看看。”
老漢抱著一線希望找到他時,已是傍晚。看到冒然來訪者滿臉的悲苦和焦慮,榮良群二話沒說,立即跟著他趕往沛縣,為女孩做腦脊液細胞學檢查。根據檢驗結果,他診斷女孩得的是普通病毒性腦炎,排除了可怕的隱球菌腦膜炎,僅需激素治療就可以。他為患者制定了詳細的治療方案。半個月后,女孩康復了。老漢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逢人便說:“榮良群醫生救了丫頭的命,是俺家的大恩人!”
2、高屋建瓴 按下“改革”加速鍵
1995年,榮良群擔任神經內科學科帶頭人。其間,他把自己多年探索積累的經驗技術,毫無保留地傳授給科室同事,手把手地傳幫帶,使全科的醫生都能熟練掌握錐顱抽血、頸側方穿刺、腦脊液細胞學檢查等新技術,團隊整體實力顯著提升,先后成為徐州市重點醫學專科和省臨床重點專科,同時獲得徐州市“十大醫學創新團隊”光榮稱號,在徐州乃至淮海經濟區聲名鵲起,被授予省級“青年文明崗”。
2015年,榮良群眾望所歸,正式擔負起徐礦總醫院“掌舵人”的光榮使命。
彼時的徐礦總醫院作為一家企業醫院,在新的醫改大背景下,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瓶頸”和艱難困境。榮良群堅信,“危”中才有“機”,機遇與挑戰并存。
眼界決定視野,格局決定行動。面對“攔路虎”,榮良群思路清晰,決策果斷,大刀闊斧進行改革創新,引進了上海復星、泰康人壽,新鮮的社會資本為醫院發展注入活力,徐礦總醫院成為全國第一家成功實施股份制混改的“標桿”醫院,先后有30多家大型企業醫院前來“取經”。
同時,榮良群還制定了大力發展重點專科、開展優質服務工程、推進醫院品質管理等一系列發展策略,以“敢想敢做、勢在必得”的氣概,把幾代礦總人的“三甲夢”提上了日程。
“三甲”之路,漫長而艱辛。但榮良群篤定前行,心無旁騖。從組織動員、標準實施、持續改進,到拼搏沖刺、圓滿達標,每一個縝密細致的步驟環節,都凝聚著他的智慧和汗水。他堅信:寶劍鋒從磨礪出,有志者事竟成。2018年3月春暖花開之時,徐礦總醫院這所歷經50年風雨洗禮的企業醫院,成功創建“三甲”綜合醫院,1332名礦總人夢想成真,在江蘇省企業醫院中首開先河。
步入新平臺,駛入快車道。作為醫院“第一管理者”的榮良群深知,醫療行業競爭激烈,醫療技術日新月異,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優質服務、質量管理等,必須齊頭并進,不能出現“短板”。在他的帶領和全院職工的努力下,如今的徐礦總醫院已連續5年榮獲“百姓放心醫院”, 在去年全國衛健委開展的全國公立醫院滿意度調查中,徐礦總醫院門診患者滿意度、住院患者滿意度在全省287家醫院中位列前十,成為徐州市公立醫院當之無愧的第一。
5年來,榮良群帶領下的徐礦總醫院從他任職初期僅1個省臨床重點專科,發展到如今的4個,從7個徐州市重點專科,發展到23個,成功創建了胸痛、卒中、創傷急救三大國家級重點中心。李兆申消化院士工作站、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心血管病醫院徐州心血管病技術中心、欽倫秀肝膽腫瘤特級專家工作站等相繼入駐徐礦總醫院,醫院每年在省級、國家級、國際級學術會議上交流100余人次,形成了一批在全省及淮海經濟區具有相當影響力的專業科室和技術團隊。
如今,醫院的許多青年骨干醫師都把榮良群當作自己的榜樣和標桿,他提出“厚德精醫、博學卓越”的8字院訓,一直是他們鞭策自我、砥礪奮進的動力。
3、醫者德先 仁心大愛澤“蒼生”
▲ 2000年,榮良群榮獲江蘇省勞動模范先進稱號。
“醫無德者,不堪為醫”。多年來,榮良群以身作則,德醫并修,拒紅包,退禮品,始終堅守自己的底線和原則,多次被上級部門評為“優秀黨員”、“十佳勤廉兼優干部”。
對病人如親人,對患者奉真情,對社會獻愛心。20年來,榮良群一直堅持捐助希望工程,先后資助4名貧困家庭學生圓了大學夢,兩次將獲獎科研獎金捐贈出來幫扶醫科大困難學生,多次幫助患者代交住院費。他始終把自己當作人民的兒子,患者的兄弟姐妹。
▲ 泉山區第二醫療集團成立,徐礦總醫院優勢醫療資源下沉到社區。
“勇于擔當,熱心公益,有著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和大局意識。”5年來,榮良群用行動和愛心,詮釋著優秀醫院管理者的仁心大愛。任職期間,他注重采取多種舉措,切實減輕病人就醫負擔,醫院門診和住院病人的均次費用、藥占比始終在全省同級別醫院中保持領先。2019年,他牽頭成立了包括8家社區中心、泉山疾控中心和婦幼保健中心在內的泉山區第二醫療集團,讓礦總的優勢醫療資源下沉到基層社區,有為、有序、有效地推進了醫聯體建設,成功打造徐州市西區醫療中心,更好地為百姓健康保駕護航。
在當下新冠肺炎病毒的抗“疫”大戰中,徐礦總醫院擔負起徐州市泉山區定點醫院的職責。作為醫院“第一責任人”的榮良群始終堅守第一線,沒有休息一天,加班延點到深夜,親臨發熱門診、預檢分診等抗疫最前沿,為疑似病人進行會診,帶領廣大醫護人員把好本院防控防疫關,堅決做到“零傳播”、“零感染”。他還派出30名醫護人員,分別馳援武漢和徐州市傳染病院。礦總逆行者的最美身影,讓無數人為之淚目,彰顯出“非常時期”礦總人的“大格局、大擔當”意識。2003年的“非典”和2008年的汶川地震,他作為分管領導同樣帶頭沖在一線,帶領醫護人員接收救助了32名災區重傷員;在連續3年的徐州馬拉松比賽現場,總會看到礦總醫療隊員們的身影;在突發緊急的各類事件中,一旦有需要,榮良群和他的團隊總是沖在最前面……
▲ 去年,榮良群榮獲“2019中國十大影響力醫院院長”殊榮。
厚德精醫,仁心大愛。這,就是榮良群一直用行動、用生命鑄就的“醫者之魂”。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