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礦總醫院頻道:對于醫務人員來說,救死扶傷只是職責所在,分內之事;而對于患者家庭來說,正是他們的盡職盡責,挽狂瀾于既倒,擎大廈之將傾,生命失而復得,健康去而復回,世上還有比此更大的恩賜嗎?
過去的20年里,每年8月26日,王延生都會給王云清打個電話,或者發個短信,表達自己的感恩之情。王延生說,救命之恩,沒齒難忘。2019年8月26日下午,王延生特地趕到徐礦總醫院,當面向該院黨委書記、副院長王云清教授表達感謝。
對于這個牽掛了20年的特殊患者,王云清說,看到自己救治過的患者能夠生活的好好的,這是對醫生最高的褒獎。

他曾一度危在旦夕,昏迷13天才清醒
王延生,賈汪城區人,每年8月26日,王延生都會把這一天當做生日來過。因為20年前的這一天,一場意外改變了他的一生。
1999年,28歲的王延生在韓橋煤礦夏橋井工作。當年8月26日凌晨,他在井下遭遇了一場猝不及防的意外。正在井下工作的他,被一輛礦車撞上。因躲避不及,王延生倒在了血泊之中。
13天以后,王延生才在病床上清醒過來,經過介紹,他才知道過去的這13天里發生的事情。
他被礦車從腹部擠碾受傷,救護人員趕到現場的時候,王延生因為大出血,血壓已經趨于降至零。緊急輸血3200毫升以后,他的血壓才逐漸回升了一些。但由于右腿因碾壓過重,不得不高位截肢,更嚴重的考驗在后面。
醫生隨后給他做了下肢清創的時候發現,王延生右側的臀部肌肉和骨盆骨頭壞死,大腸、膀胱全部暴露在外,而且有不同程度的破裂、潰爛,高燒不退,嚴重感染,他面臨著嚴重的生命危險。
王延生當時在徐礦集團二院救治,為了搶救王延生,醫院從南京大型醫院請來了專家會診,專家在予以會診以后,給出了一個令人遺憾的結論:患者腹部皮下肌肉、皮下軟組織嚴重挫傷、尿道斷裂、腸破裂、腹部總動脈破裂、骨盆粉碎性骨折,鑒于傷情太嚴重,即使最大限度的投入救治,他也難撐48小時。
王云清時任徐礦集團二院骨科主任,是王延生的負責醫生,雖然請來的專家給出了令人遺憾的結論,但王云清不愿意放棄。
他帶領著團隊的醫護人員經過持續3個多月的努力,施行手術20多次,終于將王延生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

王云清:有一線希望,盡百分百努力
20年過去了,王云清工作單位雖然變動,職位也經歷調整,救治過的患者不計其數,但對于王延生,他印象深刻。王云清說,對王延生的救治,是他30年從業經歷中遇到最困難的一次,救治過程堪稱驚心動魄。
“當時,雖然南京的專家說,救治成功的希望不大,但我當時作為負責醫生,就一個信念,我負責的病人只要還有一口氣在,哪怕希望再小,我也不能放棄努力。”王云清說,對于這樣的重癥患者來說,每一個患者背后,都站著一個家庭,寄托了太多人的希望,作為醫生,只要有一線希望,就要做百分百的努力。
3個多月的救治,王延生住院換藥所用的紗布達300磅,腹帶一百多條,輸液22萬毫升,輸血24000毫升。王云清說,在救治的每一個環節,他和同事們都兢兢業業,細致入微,連續半個多月的輪流守護和陪伴,隨時觀察病情。當時王云清堅持親自給王延生換藥。為了避免患者翻身的疼痛,王云清有時候跪著,有時候趴著,動作如繡花一樣小心翼翼。每次換完藥,王云琪的衣服都被汗水濕透。

20年的牽掛,成就了醫患佳話
過去的20年里,每到8月26日,王延生都會給王云清教授打個電話,或者發個短信,說說自己的康復情況,聊聊自己的生活現狀,以表達感恩之情。
昨天,是王延生發生意外20年整。下午,王延生帶著妻子來到徐礦總醫院,他想見見當年的“救命恩人”,表達自己深深地謝意。
王延生說,王云清教授當年對他的救治,挽救了他的生命,他才得以有今天的生活,如今,他生活基本能自理,還考了C5駕照,買了車,經常能帶著家人一起去外地旅游,女兒也讀了大學,開學就上大二了,一家人的生活平淡而知足。被父親的經歷所打動,王延生的女兒選擇了護理專業。
王延生說,這些年他一直把8月26日當成他的生日,他能夠享有今天的生活,永遠也不會忘記當年的救命恩人王云清教授。

王延生和家人一起給王云清教授送上了錦旗,錦旗上寫著“救命之恩,沒齒難忘”。令他沒有想到的是,徐礦總醫院竟然給他送上了一份特殊的禮物——生日蛋糕,祝他“二十歲”生日快樂!
握著王延生的手,王云清教授也很感動。他說,親手救治過的危重患者能夠像如今這樣生活,而且每年都會給他打個電話發個短信,“作為醫生,還有什么比這個更讓人欣慰呢?”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