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 名】 雞眼藤、雞腸風、三角藤。
【來 源】 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 Morinda officinalis How 的干燥根。
【植物形態】 纏繞藤本。葉對生,膜質,長圓形,先端尖,背脈及葉柄被短粗毛;托葉干膜質。花序頭狀,有花2-10朵,生于小枝端或排成傘形花序,花梗被毛;萼管半球形,先端不規則齒裂;花冠白色,喉部收縮,4裂;雄蕊4,花絲短;子房下位,4室,花柱細短,2深裂。聚花果常單個,近球形,每室一種子?;ㄆ?-6月,果期7-11月。
【草藥產地】 生于山谷、溪邊或林下。主產廣東、廣西;有栽培。
【采 收】 全年均可采挖,除去須根,曬至六七成干,輕輕捶扁,曬干。
【藥 材】 根呈扁圓柱形,略彎曲。表面灰黃色或暗灰色,具縱紋及橫裂紋,皮部有時橫向斷離,露出木部,呈串節狀。質韌,斷面皮部厚,紫色或淡紫色,易與木部剝離,木部黃棕色或黃白色。無臭,味甜而微澀。
【飲 片】 為空心(抽去木心)扁圓筒狀的厚片,厚2-4mm,直徑0.3-1.5cm。邊緣栓皮灰黃色,切面淡紫色,中心黃棕色,肉厚,質堅韌,味甘而微澀。飲片中還有鹽炒巴戟天。
【性味歸經】 辛,甘,溫。歸腎,肝經。
【主 治】 補腎陽,強筋骨,祛風濕。用于陽痿遺精、宮冷不孕、月經不調、少腹冷痛、風濕痹痛、筋骨痿軟。
【功效作用】 1.補腎助陽益精:主治腎虛陽痿;女子宮冷不孕;下焦虛冷小便頻數及少腹冷痛,月經不調。2.祛風除濕:適用于腎虛兼風濕痹證,腰膝疼痛,筋骨痿軟無力。
【中藥用法】 10-15g。
【注意事項】 陰虛火旺或有濕熱者不宜使用。
閱讀下一篇
中醫中藥之八角蓮的藥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