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健康科普:冬春季流感肆虐,身邊感冒人也不少,不單是連續打噴嚏和流鼻涕,如果還存在眼癢等癥狀,可能就不是單純的感冒了,而是過敏性鼻炎。因此,早期快速識別兩種疾病,精準治療,避免延誤病情顯得尤為重要。
一、感冒與過敏性鼻炎的區別
1、癥狀不同
普通感冒除了有鼻部癥狀外,往往還會合并全身性的癥狀,比如乏力、肌肉酸痛,甚至還有可能發熱。但如果是過敏性鼻炎,主要表現是局部癥狀,流大量的清水樣的鼻涕,打噴嚏,鼻塞,鼻癢,通常還會伴有結膜充血、眼癢等癥狀。部分患兒會有“變應性敬禮”動作,即經常用手指或手掌向上揉搓鼻尖,鼻部皮膚出現橫行褶皺。
2、病因不同
感冒是病原體如病毒細菌侵襲了上呼吸道引發的癥狀,四季均可發病,季節交換時易感。
過敏性鼻炎是特異性個體接觸致敏原后發生的鼻黏膜慢性炎性疾病,常見致敏原如塵螨、寵物、花粉等。
3、病程不同
感冒的持續時間大概是7~10天。過敏性鼻炎大多數是在接觸過敏原之后發病,病程為常年性或者季節性。對于季節性的過敏性鼻炎來說,每年固定時間發病,而且病程比較長,往往會反復發作,如果一直接觸過敏原,可能會持續半個月之久。
4、傳染性不同
感冒多由病毒飛沫經呼吸道吸入傳播,可繼發細菌感染。過敏性鼻炎不存在傳染性,而環境及遺傳因素影響顯著。
二、過敏性鼻炎的中醫治療
中藥內服
中醫認為,過敏性鼻炎的內因是正氣不足、臟腑虧虛,常見的有肺氣虛、脾虛或腎虛,因此中藥內服治療需根據患者癥狀、舌苔脈象等辨證選藥,以祛風除邪、清宣肺氣、益氣健脾、溫腎補陽為主。
穴位貼敷

穴位貼敷是使用一些藥性偏溫的藥物,貼在特定穴位上,從而達到溫補臟腑、養陽氣、通經絡的作用。一些反復頻繁發作的過敏性鼻炎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堅持長期治療,調理體質。無癥狀時也可進行預防性調理,如在三伏天、三九天進行穴位貼敷調理體質,增強免疫,達到未病先防之效。
針刺治療
早在1980年,世界衛生組織就推薦針灸作為治療鼻炎的方法之一。針刺具有疏通經絡、扶正祛邪、調和氣血等功效,且對于藥物有替代或加強作用,能夠減輕鼻黏膜水腫,快速改善鼻塞、流涕、打噴嚏等癥狀。我院耳鼻喉科針刺治療過敏性鼻炎已經開展六年,主要選取“鼻三針”、合谷、針刺“蝶腭神經節”等穴位,結合病癥情況,對癥處理。
熏鼻法
熏鼻法是一種傳統的中醫外治療法,主要通過煮沸中藥產生的藥汽熏蒸鼻腔,以達到治療作用。熏鼻法調理鼻炎,能使藥氣直達鼻竅病灶,既能通竅止涕,又可以避免過多使用激素藥噴鼻對鼻黏膜的刺激。根據辨證,選用諸如皂角刺、石榴皮、白術、蟬蛻、辛夷、蒼耳子等藥物熏鼻。熏鼻法通常每次治療時間在5到10分鐘左右,每天兩次。熏蒸時應保持適當距離,避免過熱燙傷。
耳穴壓豆
主穴 風溪、內鼻、外鼻、肺、肝、腎上腺、內分泌、外耳。
配穴 根據患者體質,辨證論治選擇穴位1-3個。

操作步驟 患者取坐位,先對耳部進行消毒,使王不留行籽牢固地粘貼在相關耳部穴位。每天揉按3~5次,每次每穴揉按1min,兩耳輪流進行,刺激耳朵產生熱、脹、痛感為最佳。
按摩法 用食指指腹由上到下按壓或揉搓印堂穴、上迎香及迎香穴,每個穴位1~3分鐘,可以使鼻竅通暢,促進鼻周圍氣血循環,以防外邪侵入。將兩手魚際互相摩擦至發熱后,即按于鼻兩側,沿鼻根至迎香,上下往返摩擦至局部發熱;也可用兩中指于鼻梁兩邊上下摩擦20~30次,至局部發熱為止,每天早晚各一次。通過按摩,使鼻面部經絡疏通,氣血流暢,起到祛風散邪,通利鼻竅之目的。
三、日常生活的預防措施
1、外出防護和個人衛生
在空氣質量不佳的時候,盡量減少外出,若一定要外出,務必要戴好口罩、護目鏡等。對塵螨過敏的人,要保持室內清潔,勤換貼身衣物和被褥,避免養寵物和使用毛毯。室內要適當通風,但在花粉季或空氣污染嚴重時,可使用空氣凈化器和有過濾功能的空調來減少過敏原進入室內。2、管住嘴如魚、蝦、蟹、花生、牛奶、雞蛋等食物性過敏原都可能會加重過敏性鼻炎。3、鼻腔護理當過敏性鼻炎得到控制或者癥狀較輕的時候,可以使用生理鹽水定期清洗鼻腔,會有助于清除鼻腔內的過敏源和分泌物,保持鼻腔的清潔和濕潤,從而緩解鼻炎癥狀。沖洗時,頭稍向前傾,將洗鼻器噴頭輕輕插入一側鼻孔,讓鹽水從另一側鼻孔流出,每天可進行1 - 2次。
專家介紹

吳彩達
主治中醫師
碩士研究生
江蘇省中醫藥學會耳鼻咽喉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徐州市醫學會耳鼻咽喉科專業委員會委員,徐州市耳鼻喉專業質量控制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師從江蘇省名中醫陳小寧教授,發表科技核心論文2篇。
擅長中西醫結合診療耳鼻喉科常見病,多發病,如急慢性鼻炎、鼻竇炎、變應性鼻炎、慢性咽炎、慢性喉炎、聲帶麻痹、分泌性中耳炎、耳鳴耳聾等。
門診時間:周二上午、周四全天、周五上午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