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中醫頻道:帶狀皰疹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癥性神經性皮膚病。多發于春秋季節,發病前局部皮膚有感覺過敏和神經痛等前驅癥狀。大約2-3天后,局部皮膚潮紅,繼而出現簇集性粟狀大小丘疹,迅速便為水皰,不相融合。皰疹沿所屬感覺神經分布區分批出現。數日后結痂,愈后局部遺留暫時性紅斑或色素沉著。
西醫大多采用靜脈輸注抗病毒藥物和肌肉注射神經營養藥物的治療方法,病程長,見效慢,而采用中醫特色治療——中醫針刺拔罐治療病程短,見效快,療效好。
祖國醫學認為該病好發于一側腰勒、腿部及臉部,顯著特點是局部灼熱疼痛或劇烈神經疼痛。中醫又俗稱“纏腰火丹”、“蜘蛛瘡”。發病機制多由情志不暢,或飲食不節,導致肝膽火盛,熱毒致瘀,脈絡不通。
臨床常見三種證型:
①肝膽風火:皮損鮮紅,皰壁緊張,灼熱刺痛,煩躁易怒,口苦咽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結,舌紅苔薄黃,脈弦數。
②脾經濕熱:皮損淡紅,起黃白水皰,皰壁松弛,滲水糜爛,腹脹納少,大便稀粘,苔黃膩,脈滑數。
③氣滯血淤型:皮疹退后,局部疼痛不止,夜間疼痛,舌質暗紅有淤點,苔薄白,脈弦細。
治療上應針對不同癥型選用穴位針刺拔罐:肝膽風火型多選大椎、曲池、支溝、合谷;脾經濕熱型選穴中渚、內關、足三里、三陰交;氣滯血淤型選穴期門、血海、三陰交、阿是穴。
操作方法如下:
1、循經取穴:用消毒三棱針,在皰疹分布區所屬經絡取此經井穴放血;
2、火針點刺:火針點刺皰疹,使毒邪外泄,隨之在皰疹處閃罐2次,再留罐15分鐘;
3、梅花針在皰疹的頭部、尾部叩刺2分鐘后閃罐2次、留罐15分鐘(截法)以防毒邪傳入它經;
4、局部用艾卷施溫和灸20分鐘;
5、熱毒較重、疼痛劇烈者加服中藥,清熱解毒,活血止痛劑;
6、局部拔罐:出針后在病灶處拔火罐,皰疹呈帶狀分布者,從頭部起向尾部依次拔罐;皰疹分布散在、多個集簇者,先拔集簇處,再拔散在皰疹,留罐15-20分鐘,以局部皮膚充血發紫為佳,較大皰疹用消毒棱針點刺并用消毒干棉球壓迫放水。
總之,刺血拔罐療法能迅速瀉熱排毒,使邪毒外出,同時祛瘀生新,增強血液循環,使組織及神經細胞早日修復。只要平時能夠注意皮膚的健康,養成勤于洗澡的好習慣,就能防止該病再次復發。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