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處于亞健康狀態的人,多數會出現精力減退、體質下降、容易疲勞、胸悶氣短、情緒波動、煩躁易怒、食欲下降、腹脹不適、腰酸膝軟、下肢乏力、性欲減退、頭暈耳鳴、夜寐不安或稍靜即困、容易感冒等等癥狀,但是一到醫院去檢查,卻什么也查不出來,一切指標都是正常的。因此在西醫往往無藥可治,那是不是就聽之任之了呢?
徐州市中醫院內分泌科的王智明主任指出,亞健康狀態其實就是一種即將進入“生病”的狀態,如果在這個階段不進行干擾,真的到生病的時候了,痛苦就更大了。這種狀態非常符合中醫“治未病”的理念,“治未病”是中醫的大健康觀,早在兩千多年前的中醫經典《黃帝內經》中就提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并有“上醫治未病,中醫治欲病,下醫治已病”的觀點,即醫術最高明的醫生并不是擅長治病的人,而是能夠預防疾病的人——可見,中醫歷來防重于治。
而膏方是“治未病”絕佳的選擇,也就是說,膏方是亞健康人群的最佳選擇,既能調理,又能進補。但是膏方運用于亞健康人群治療應先于辨證,常根據各人的癥狀、年齡、既往病史以及氣候、生活習慣、工作環境、精神狀態等綜合因素進行辨證分析,根據亞健康狀態有氣血虧虛、氣陰兩虛、心脾兩虛、肝郁氣滯、脾虛濕困、氣滯血瘀等不同體質類型,從而糾正亞健康狀態,使人體恢復到最佳的狀態。
閱讀下一篇
中醫艾灸治療肛腸疾病術后尿潴留、肛門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