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中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陳軍介紹,冬季是糖尿病病情易加重和并發癥多發的季節,故糖尿病患者應做好自我保健,防止各種并發癥的出現。為了防治足部感染,糖友們最好在寒冬備雙老棉鞋。
糖尿病患者多有足部的血液循環障礙、營養障礙和局部感覺遲鈍。足部的皮膚破損或足癬感染等,均可發展成經久不愈的慢性潰瘍,甚至發展成難以控制的嚴重感染或壞疽,有的被迫截肢,有的感染擴散到全身引起危及生命的敗血癥。
故糖尿病患者應穿寬松的棉鞋,經常換襪子,保持腳的清潔、干燥。每晚以45℃左右的熱水泡洗腳10分鐘,有助于防寒保暖及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環。同時要防止跌傷,積極治療足癬,避免用手撕腳皮和擦腳趾止癢,以防皮膚破損導致化膿性細菌感染,并控制好血糖。
每日按摩:糖尿病患者必須牢記,不要自行使用雞眼膏治療雞眼和胼胝;不要在公共浴室修腳;不要離取暖器等熱源太近;不要使用暖腳壺;不要使用電熱毯。這些都是會加快促進糖尿病足發生、發展的危險因素,因為一旦有傷口就很容易潰爛。
陳軍主任提醒,糖尿病患者本來就因為神經損害使得汗液分泌減少,使足部皮膚干燥、裂傷,甚至導致感染,在冬天,糖尿病患者更應該日常使用皮膚護理膏或霜保持足部皮膚潤澤,同時適當按摩足部。在涂抹時千萬不要將護理膏(霜)涂在足趾間或潰瘍傷口上。
緊盯雙腳防感染:高危人群應該每天緊盯雙腳"防患于未然",這樣才可以保證糖尿病足早期發生就被"殲滅"。糖尿病患者應培養好習慣,做到每日檢查自己的雙腳,重點檢查足趾、趾間及足部畸形部位。檢查的內容有:各種損傷、擦傷、水皰;皮膚干燥、皸裂;雞眼和胼胝;皮膚溫度、顏色;指甲異常;腫脹、潰瘍、感染;霉菌感染等。
洗腳水別過熱:清洗足部要用溫水(不超過45℃),請勿用熱水燙腳,也不要用刺激性的肥皂;足部浸泡的時間不超過5~10分鐘;洗腳后用柔軟毛巾輕輕擦干皮膚,不要用力揉搓,保持腳趾間皮膚的清潔和干燥。
早期癥狀要記住:早期糖尿病足的癥狀有:足部皮膚發涼,小腿抽筋,出現夜間痛、靜息痛、下垂痛,疼痛在行走時加重;足部汗液分泌異常、皮膚干燥;膚色蒼白或青紫;足部感覺異常,甚至正常感覺消失,對割傷、燒傷、碰傷、磨破、水皰等毫無感覺;出現傷口時經久難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