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中醫資訊:中醫藥是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的優勢和特色,也是人民群眾高品質健康生活保障的重要支撐,加強中醫醫療服務體系建設意義重大。
徐州市中醫院新院效果圖
作為高水平的中醫醫療機構,徐州市中醫院全面貫徹黨的衛生工作方針和中醫藥政策,堅持“中西并舉,中西交融,學科協作”發展思路,認真落實“向管理要效益、向技術要發展、向服務要品牌”的發展戰略,立足改革創新,科學精細管理,使得各項工作全面穩步提升,醫院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連續7年躋身香港艾力彼評選的“中國中醫醫院競爭力”百強榜,在全國地級市中醫醫院競爭力榜單上排名第6位;相繼榮獲國家衛健委“改善醫療服務示范醫院”、“2018年度管理創新醫院”等稱號;在江蘇省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滿意度調查及江蘇省“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滿意度調查中,以絕對實力拿到兩個“第一”的好成績……這樣的中醫院,不僅深受徐州市民信賴,也贏得了越來越多徐州周邊地區患者的青睞。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促進診療水平持續提升
公立醫院是集中體現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的窗口。自建院以來,徐州市中醫院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公益性為導向,逐漸凝練出建立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的目標,在保障人民身體健康、培養醫學合格人才、引領醫學科學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以服務人民健康為中心,勢必要在診療安全、診療質量、診療水平方面下功夫。通過多年的摸索積累,徐州市中醫院開辟了一條符合自身條件的中西醫結合的高質量發展之路,即堅持“五優先”原則:堅持專病亞學科優先,堅持中醫優勢病種優先,堅持醫院傳統優勢病種優先,堅持聯合門診學科融合優先,堅持大局與發展優先。在踐行這“五優先”原則的過程中,我們驚喜地看到,醫院的診療實力愈加凸顯,一批又一批的患者因此受益。
比如醫院推行的跨科聯合診療模式,秉承“以疾病為中心,以病人需求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給患者帶來了切實的體驗。88歲的陳女士(化名)因右下腹隱痛伴腹瀉就醫檢查,結果腹部CT提示“右側腹腔包塊”。她在當地醫院接受了4次介入栓塞治療和2次非特異性生物免疫治療后,大便次數減少了,但人卻消瘦得厲害。
因被腹痛困擾難忍,陳女士來到市中醫院中醫腫瘤多學科聯合門診求助。入院后,普外科權紅光、腫瘤一科楊靜、介入科尹文洲、消化內科刁凌云等多位專家對其進行緊急聯合會診。專家們討論認為,陳女士右下腹包塊來源于卵巢、腹膜后的可能性大,來源于腸道可能性小。分析腹腔手術風險大,而介入治療后包塊總體變化不明顯。最終決定對其進行內科保守治療,配合中藥調理。
按照這一個體化治療方案,10天后,陳女士的身體狀況得到了極大改善,病灶明顯變小。一個月后,陳女士被轉入普通病房進行康復治療。看到自己病情控制得很好,陳女士及家人都倍感興奮:“都說腫瘤難治,可沒想到傳統的中醫藥方法這么有用,讓我少受很多罪!”
MDT聯合會診
腫瘤多學科(MDT)診療,旨在使傳統的個體經驗性醫療模式轉變為現代的小組協作規范化決策模式,不僅縮短了病人的就診環節,而且為腫瘤病人提供的診療方案更加優質、科學;同時,為突出中醫特色,發揮中西醫結合優勢,我們在診療過程中適宜應用中醫藥,給腫瘤病人提供了更多診療選擇。” 市中醫院腫瘤一科主任楊靜表示,腫瘤病人MDT機制的成功啟動,標志著徐州市中醫院腫瘤診治模式邁上了新臺階。
為了更好地圍繞患者和疾病系統的展開工作,將中醫特色優勢融合到診療的全過程,市中醫院積極組建多學科協作創新團隊,建設和完善了包括心血管病診療中心、肛腸病診療中心、腦病診療中心、皮膚病診療中心等在內的十二大診療中心。這些診療中心立足中醫特色,做到內科與外科、中醫與西醫相結合,能夠對患者進行有序、多學科的診治。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增加了中醫特色優勢療法在診療過程中的全方位應用,特別是外科系統圍手術期中醫優勢診療項目的參與,提高了醫療質量,保證了醫療安全,真正實現了“以診療中心為突破、以中醫藥特色為優勢、提升診療團隊影響力、提高醫院競爭力”的目標。
打造專病專科集群 提升醫院發展核心競爭力
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正在讓古老的中醫藥煥發勃勃生機;中醫獨特的健康觀,也正在為人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保障。想要推動醫院特色發展、內涵發展、融合發展,為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帶來不竭動力,就必須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為此,徐州市中醫院不斷強化中醫診療思維和理念,把“廣覆蓋、廣融合、廣體驗”作為醫院特征性、品牌性、戰略性建設的核心要求予以落實。
市中醫院強調,在診療過程中以中醫四診為基礎,規定中醫職業醫師在臨床診療過程中必須遵循望、聞、問、切的診查過程以及中醫辨證論治的思維方式,以達到理、法、方、藥齊全的完整醫療記錄。要求全院每個科室制定3個以上專業常見病及中醫優勢病種,實施中醫診療方案和臨床路徑,對方案和路徑定期分析總結評估,使其不斷改進、優化、完善。
以針灸科、推拿科、康復科牽頭,制定各科室聯合其他科室治療相應病種診療規范、適應癥及禁忌癥,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管理與運行體系,分為“體溫計式”等多個層次的中醫特色技術推廣落實,為患者創造了更多享受中醫藥服務的機會,每天實施中醫特色治療2000余人次,顯著改善患者診療體驗,受到廣大患者的好評。
領導班子多方調研后,準確把握學科發展規律,促進學科專業化、精細化方向發展,將亞專科建設當作頭等大事,鼓勵新技術、特色技術的開展,強調質和量。以內分泌科為例,一方面守住優勢,著力推進“專病、普病”建設,另一方面,加快推進肥胖、垂體-腎上腺-性腺、骨質疏松3個亞專科建設,以求達到專病專研、專科專治的目的。“促進學術及臨床高質量發展,更好地滿足患者的診療需求,打造淮海經濟區內分泌代謝性疾病防治高地,這是我們的發展目標及方向。為了這個目標,我們將不斷努力。”市中醫院內分泌科科主任王智明如是說。
弘揚中醫藥文化特色、加強重點專科建設是中醫院改革發展的必經之路。為此,醫院各專科制定了建設發展規劃,重點病種中醫診療方案,實施臨床路徑,每年對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的具體實施情況進行分析、評價、優化,做到持續改進。
設立82個專科專病門診
在全力推進科室普病與專病建設方面,實現了“早調整早到位,早到位早受益,早受益早發展,早發展早見成效”的改革發展態勢,形成了科室普病與專病的疾病分組和同質化診療方案,目前已成立了27個亞學科專業組,開設了82個專病門診。
“十三五”期間,徐州市中醫院皮膚科成功創建成為國家級臨床重點專科(中醫專業),實現徐州市首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零的突破;心血管科(心病科)、肛腸科、內分泌科、針灸科、康復科五個專科榮獲“2018中國中醫醫院.最佳臨床型專科”,心血管科、針灸科、肛腸科榮獲“2019中國中醫醫院﹒最佳臨床型專科”。
醫院榮譽墻
春華秋實,碩果斐然。目前,醫院擁有國家級重點專科及重點專科建設單位4個,省級重點專科及重點專科建設單位10個,市級重點(專)學科20個。在各級立項的27項課題中,擁有國家級課題1項,省級課題6項,市級課題20項。獲國家級成果獎1項,省級成果獎5項,市級成果獎2項。
構筑人才集聚高地 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
中醫藥傳承發展,人才是根本。
名醫堂
為更好地繼承和發揚祖國傳統醫學,發揮區域帶頭作用,擴大徐州市中醫院的輻射范圍,醫院陸續建成李業甫、石學敏、孫光榮國醫大師工作站,建成王如俠、孫鳳霞、趙德光、羅玉國等一批全國名中醫工作室和江蘇省名中醫工作室。醫院擁有第三批、第五批、第六批全國名老中醫學術經驗繼承指導老師王如俠、孫鳳霞、徐俠,江蘇省第二批學術經驗繼承指導老師徐俠、令狐慶,江蘇省第三批學術經驗繼承指導老師劉峰、奚嘉。通過老師對學員的“學幫帶”,讓名家經驗薪火相傳,發揚光大。
此外,作為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安徽中藥大學教學醫院,徐州市中醫院還充分發揮教學職能,強化醫院師資隊伍建設,醫教協同培養現代中醫人才,為醫院建設和祖國中醫藥事業發展提供了強大的人才支撐內動力。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讓中醫藥在新時代發光發熱,就要不斷擴大其影響力,更多地造福百姓。多年來,市中醫院始終堅持開展中醫適宜技術、分級診療、大型醫院對口基層支援工作,并與基層衛生機構合作,對下一級的衛生服務機構支援,切實實現優質醫療資源下沉。
市中醫院先后對邳州市中醫院、沛縣中醫院、睢寧縣中醫院、新沂市中醫院、豐縣中醫院及23個基層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行了幫扶,助其提檔升級,促進了基層中醫技術水平和中醫人才水平的提高。通過近4年的對口支援,受援醫院的中醫醫療技術及現代醫療技術水平得到提升;門、急診人次、年出院人數和中醫優勢病種門診人次逐年增加。其中,邳州市中醫院骨科、睢寧縣中醫院心血管科被評為徐州市中醫院臨床重點專科。
借助醫院本土名醫多的特點,中醫院鼓勵各科主任、專家以個人名義或所在科室名義回原籍的基層醫院組建名醫工作室,開展中醫醫療幫扶指導工作。目前,共在20家縣、鄉鎮醫院建立62個徐州市中醫院工作室。醫院設立的56個基層名醫工作室獲“江蘇省中醫藥十大新聞和徐州市衛生系統十大創新事例”。豐縣歡口醫院荊志濤工作室、沛縣中醫院張雷工作室、銅山劉集醫院陳瑞超工作室、邳州炮車醫院張磊工作室……市中醫院社區醫療服務科統計簿上的名字還在不斷增加。
2019年12月14日,徐州市中醫院率先在淮海經濟區成立了中醫肛腸診療專科聯盟,得到了蘇魯豫皖20家醫院的積極響應與支持。徐州市中醫院作為創始單位,連云港市中醫院、棗莊市中醫院、商丘市中醫院、河南神火集團職工總醫院,宿州市中醫院等20余個醫療機構為加盟單位。
完善診療服務模式,打造百姓放心滿意醫院
時刻為患者著想,貼心為患者服務,這是徐州市中醫院獲得百姓認可的另一法寶。醫院領導班子始終認為,高質量的發展不僅要有高水平的救治能力,還要有高品質的醫療服務。“十三五”期間,圍繞提升患者就醫體驗、提升百姓滿意度,醫院不斷創新,多措并舉。
創新服務內容。醫院開展門診診室擺放“門診好醫生標準”桌牌行動,規范了門診醫師為患者診治時需要告知的相關內容,并提醒患者下一步該做什么,也對患者應如實告知醫生的信息進行了特別提醒。建立亞專業及專病微信群共計38個微信群,為醫生全面掌握病人病情搭建了便利平臺。
優化就醫流程。以系統為導向布局門診診室,實行分層掛號繳費,分科候診。增設樓層采血處,實施診區分診叫號系統,門診樓設施配置到位,采用不同顏色、不同形狀指示標識,方便患者就醫。優化保潔服務,門診各樓層洗手間安置洗手液、烘手機、免費提供自助紙巾機。醫院門診實現了網上預約、電話預約、現場預約等多種方式預約掛號服務,實施24小時電話預約服務,在門診落實“預約優先”機制。在門診大廳安置院內導航機,輔助微信公眾號“院內導航”進行實時跟蹤導診。2019年預約診療率21.73% ,門診患者預約后平均等待時間26分鐘。
醫療水平。充分發揮互聯網+發揮遠程會診作用,成立了遠程會診中心、遠程心電會診中心、遠程影像會診中心,增強與基層醫療機構合作的機會,提高疑難病例診治水平。徐州市中醫院遠程醫學影像中心獲批為徐州市遠程醫學影像診斷分中心。
濃郁中醫氛圍。醫院利用展板、背景墻、主題壁畫等多種形式,進行中醫特色醫護技術、中藥炮制工藝、中醫外治法宣傳的設計制作,讓就診患者在濃郁的文化氛圍中體驗中醫服務,感知中醫文化。在醫院22個病區進行了病房中醫藥文化特色的裝修裝飾,設計風格采用中醫文化元素,內容包括中醫特色醫療技術及護理技術、特色中藥制劑、中藥材介紹等,圖文并茂,通俗易懂,不僅讓患者對本科室疾病治療的方法有所了解,醫患溝通更容易,更實時地宣傳普及了中醫藥文化知識。
時間的書頁不斷掀開,發展的命題日新月異。站在“十四五”開局之年,徐州市中醫院結合實際,擘畫好了未來發展藍圖:“我們會當好守正創新的先行者,做好保障生命健康的守護者,不斷推動我市中醫藥事業高質量發展,讓中醫藥在新時代發光發熱。下一個五年,我們將持續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優質、高效、便捷的中醫藥服務,努力把徐州打造成為具有示范作用、引領作用、輻射作用的淮海經濟區中醫藥發展中心。”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