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中醫頻道:中醫認為疾病發生的原因是對應的臟腑或經絡的氣血不通,只要把臟腑和經絡的氣血疏通,就能達到治療目的 針灸的作用就是疏通經絡和調和氣血,所以往往能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針灸是我國傳統療法極為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古人研究人體的經絡,總結出治療各種疾病的穴位,并配以針灸來治療。經過現代的發展和延伸,針灸有了更多的治療用途。本期中醫特色療法,徐州市中醫院針灸科主任、針灸科首席專家、主任醫師吳琦教授給我們詳細介紹中醫的特色優勢技術。
西醫治病,中醫治病人
腦血管病目前是高發病,高致死率,高致殘率,增加了家庭和社會的負擔。腦血管病又以中風為主,這是由大腦輸向血液的血管疾病引發的一種急性疾病,現已成為世界人口的第二大死因,僅次于缺血性心臟病。中風分缺血性和出血性,病機的本質為陰陽失調、氣血逆亂、痰瘀互結、氣虛血瘀,病位在腦,以肝脾腎為主,涉及五臟,主要病理因素為風、火、痰、氣、虛、瘀。
中醫在防治腦血管疾病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積累。市中醫院積累了豐富的防治、調理預防經驗,通過藥膳、藥茶、自研制劑、藥氧、埋針、針灸、耳穴壓豆、艾灸等措施,對疾病的預防、診療、康復取得良好的效果和患者的肯定,且經過長期的實踐經驗的積累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中風、眩暈病位都在腦,涉及肝腎五臟,所以治療當以平肝熄風、化瘀通絡為主,常用的藥劑有補陽還五湯、天麻鉤藤飲、半夏白術天麻、星蔞承氣湯等,常用的中醫手法有醒腦開竅針法、經筋排刺法、刺絡放血、溫針灸、電針、拔罐、走罐、熱敏灸、懸灸、穴位貼敷等,多種療法結合應用,臨床效果滿意。中醫與西醫不同,西醫治病,中醫治病人,辨病、辨證診療,進行綜合性調節,療效確切,副作用、復發率低。部分手段簡單易學、易行。
內病外治,安全可靠
中醫針灸技術,是中醫傳承的特色診治手段之一,療效確切,享譽世界。針灸有修復組織、增強免疫、活血、鎮痛等多重功效,是一種“內病外治”的醫術,通過經絡、腧穴的傳導作用,以及應用一定的操作法,來治療全身疾病。“針灸的適用范圍非常廣,可用于內、外、兒、婦、五官、骨關節病等的診療和預防。”采訪中,吳主任表示針灸的療效迅速、確切;操作簡單易行,費用經濟實惠;安全可靠,極少出現副作用。
趙師傅今年55歲,最近半年以來出現眩暈癥狀。“無緣無故突然暈了起來,走路都感覺天花板在動,頭重腳輕。”趙師傅說,他去了不少醫院,也吃了不少西藥,但都不見好轉;后來自己也有些煩躁、焦慮起來,身體疾病都快造成心理疾病了。針灸腦病科的醫生通過問診,使用針灸加中藥的治療方式,極大地減輕了趙師傅的眩暈癥狀,提高了他的生活質量。
中醫認為眩暈者中風之漸也。眩暈是腦供血不足、前庭功能障礙、內耳原因等引起,但由于病因很多,并非一個單獨疾病,而是可以由多種疾病引起的共性表現,病因十分復雜。中醫認為,眩暈的病因分為本虛和本虛標實兩類。本虛常由陰虧、氣血虧虛、髓海不足等而致眩暈;本虛標實多為肝陰虧虛,肝火上擾,或脾胃虛弱,痰濁中阻而致眩暈。
根據患者辨證論治原則,醫生們指導食療、體育鍛煉、簡單的保健療法,如艾灸、足浴、氣功等;通過針灸、中藥、理療等,多管齊下,對于緩解癥狀、減少發作次數、改善體質具有積極的功效。
特色科室,特色療法
“晚飯后出去遛一趟,怎么回來嘴就歪了?”這是入冬后不少人面臨的尷尬局面。最近天氣寒冷,面癱發生率急劇提高,由于其影響形象、影響面部功能,很多人甚至不敢出門、照鏡子。張女士的兒子正在讀初中。“前幾天參加學校活動,出汗了。洗了把臉還沒干就出去了,結果發生面癱導致嘴歪。”張女士說,兒子非常苦悶,整天戴著口罩,把自己捂得嚴嚴實實的。
“面癱是面神經麻痹的俗稱,是一種常見病,而且發病不限年齡,從兒童到老人都有可能發病。”吳琦主任表示,寒風如果長時間直接吹拂面部,面部會因過冷刺激引起局部營養神經的血管痙攣,導致該神經組織缺血水腫而致病。也有一部分病人,因過度勞累、病毒感冒等因素導致正氣不足,使面神經腫脹、受壓、受損以致引起面癱。早期進行針灸治療能有效改善面部肌群的肌力,更好地促進面癱的恢復。
除了抗病毒及營養神經等對癥治療之外,針灸治療是目前公認的最好的治療方法之一。針灸是根據中醫理論和病癥特點著手治療。“中醫認為疾病發生的原因就是對應的臟腑或經絡的氣血不通,只要把臟腑和經絡的氣血疏通,就能達到治療目的。針灸的作用就是疏通經絡和調和氣血,所以往往能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尤其是中風、面癱的恢復,相比其他療法有著更快更好的效果。”
針對不同類型的面癱,以中醫辨證論治為基礎,以癱瘓肌群走向分布為依據,可以采用中西醫結合的針灸療法。病情輕的給予單純針灸治療;較重的可配合理療、火罐、按摩等綜合治療。一般來說,中藥治療時效性相對較長,存在一定的量效關系,雖也可達到很好效果,但起效沒有針灸來的迅速。當然,針灸治療主要通過整體調理、疏通經絡的作用,正所謂“通則不痛,痛則不通”,并不是一味地求快,臨床實踐中都是有一整套治療流程方案的,各種療法有機結合,互補互輔。
“通過針灸和中藥,面癱的有效治愈率在98%以上。”吳主任提醒,近年來隨著病毒的變異,出現越來越多的重癥病例,如果得不到及時的治療,會留下后遺癥。所以,一旦出現面癱早期癥狀,應及時到醫院接受治療,不要輕信民間偏方。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