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來自市區的46歲的張先生,因全髖關節置換術后四年、股骨柄假體周圍骨折5天,在徐州市中醫院骨科接受了長柄股骨頭假體翻修加鋼板螺釘及記憶合金抱骨圈固定術。
張先生四年前因過度飲酒導致左側股骨頭缺血性壞死,在當地醫院接受了人工全髖關節置換手術,術后功能恢復尚可。然而,5天前因女兒出嫁高興之余多喝了兩杯,騎電動車時飄飄如仙,重重跌倒,當時就不能站立,又回當時接受手術那家醫院就診,經過檢查發現股骨柄假體周圍廣泛粉碎性骨折,醫院感到處理非常棘手。
患者家屬經朋友引薦,慕名找到徐州市中醫院骨科劉詩榮主任醫師和惠正廣副主任醫師。查閱了國內外有關權威資料,得到的結論是:處理困難、假體再發松動的發生率極高。但是,看者家屬的期待目光,劉主任和惠主任沒有放棄,專家組經過反復多次會診,提出了周密的方案,必須解決以下問題:一是患者年輕不適宜采用骨水泥假體,但采用生物型假體操作技術條件要求極高,二是假體周圍骨折粉碎嚴重,復位技術條件要求更高;三是固定困難,鋼板螺釘只能單皮質有限固定、必須聯合固定。
術中劉主任和惠主任按設計方案分步進行:先取雙側自體髂骨備用、顯露、取出松動假體、復位骨折斷、初步固定骨折端、擴髓腔、打壓植骨、安裝長柄股骨頭假體、鋼板螺釘有限固定、環抱器加固固定、松解關節周圍疤痕組織、復位人工關節。術中檢查骨折復位滿意、假體穩定、內固定牢固。大家都為手術的順利與成功感到高興。
徐州市中醫院骨科劉詩榮主任醫師介紹說,股骨假體周圍骨折常發生在關節置換術后數月至數年間,其原因可能為:(1)手術后肢體負重增加引起的疲勞性骨折;(2)術中穿透了股骨皮質;(3)外傷或摔倒;(4)廣泛的異位骨化;(5)假體松動以及假體周圍骨溶解;(6)皮質缺陷或骨水泥填塞不均導致股骨干局部應力集中;(7)慢性感染等。本例患者主要由自己摔倒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