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醫藥頻道: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魚精蛋白,這個聽起來有些拗口的專業詞匯,成為近日的網絡關鍵詞。在經歷了五年前的全國缺貨之后,作為一種心臟外科手術必備藥品的魚精蛋白注射液,目前在山東、安徽、河南等全國多地再次出現了供貨緊張,不少醫院多例心臟病體外循環手術被迫暫?;蛘呤峭蒲印ky以替代的低價特效藥為什么成為了稀缺資源?
山東省立醫院藥劑科主任閆根全,這兩天接到的咨詢電話不少。談到的主角無一例外都是最近的搶手貨“魚精蛋白”。閆根全說,醫院已經有三個月沒有采購到“魚精蛋白”了,目前庫存僅有100支,只能供應緊急手術。“急診上的心外科手術能開,其他已經不能正常供應。我們也聯系一些兄弟醫院,因為各個醫院情況都一樣,他們都沒有,我們想從其他醫院借一點,人家也沒法借給我們。”
魚精蛋白,全稱“硫酸魚精蛋白注射液”,是從魚類新鮮成熟精子中提取的一種堿性蛋白質的硫酸鹽,主要用于因注射肝素過量引起的出血,是心臟手術時必備藥品,如果沒有它,患者術后可能有生命危險。
鄭州人民醫院心臟外科副主任醫師張向輝介紹稱,很多開展心臟外科的專科醫院或綜合性醫院,因為這個事情已經停止了正常的手術安排。除了急診,備用一些藥物進行手術外,普通的常規擇期手術基本上都在限制。
魚精蛋白出現缺口何止山東和河南,安徽合肥市民王先生的親屬日前需要做心臟手術,安徽省立醫院沒有魚精蛋白,建議患者自己去找“魚精蛋白”,否則難以手術。
王先生回憶說:“當時省立醫院醫生告訴我們,魚精蛋白省沒有了,只有合肥二院和105醫院有白。最后結果是合肥市二院沒有,之前他們醫院用了一點點,已經用完了,而且不愿意再進。因為這種藥本身就是一種小眾藥,價格又非常便宜,很多醫院不愿意進。”
據了解,目前全國生產魚精蛋白注射液的企業只有兩家,北京的悅康凱悅制藥有限公司和上海上藥第一生化藥業有限公司,這兩家企業目前都處于停止供貨狀態。河南某醫藥公司的負責人張羽說,這次魚精蛋白注射液的緊缺源自去年12月,當時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一次抽檢中發現這款藥品可能存在問題,按照相關規定,企業已停止生產。
張羽指出,沒有廠家去生產,一是標準提高。原來按照2010年的藥典,符合要求;但按照15年的藥典,生產出來的藥品不符合要求。北京一家賣的,在藥監局抽樣檢查時,因為質量不符合規定,現在也沒辦法生產。上海的也達不到要求。
除了藥品生產標準的提高,魚精蛋白注射液的原料緊缺也是一個問題。張羽告訴記者,上?,F在是沒有原料,全國都沒有。廠家也不怎么生產,這個品種不怎么掙錢。
此外,魚精蛋白注射液被收錄在國家基本藥物目錄2015版中,在醫院的價格在13塊左右。相對于動輒成百上千的的藥品價格來說,這個心臟手術必備藥價格顯得很低調。業內人士王偉曾經對緊缺、斷檔的廉價藥問題進行過專題調研。他認為,國家基本藥物目錄收錄的絕大多數是普通藥、常用藥,實行政府定價,長期以來價格很少進行調整,因而其利潤空間相對較小,生產企業對此類藥物的生產積極性不高,最終的結果就是價格低廉的基本醫療常用藥悄然消失。
王偉指出,藥品十幾年不調價本身就違背市場規律。當成本高于定價時,企業只能用腳投票,退出市場。否則,堅持生產要么不可持續,要么會出現重大安全隱患。
既然是救命的特效藥,自然應該成為醫院的常備藥品。然而,近些年像魚精蛋白這種廉價必備藥品 市場緊缺的情況卻并不少見,比如用于預防血栓栓塞用的潘生丁、用于腫瘤的化療藥物放線菌素D,都曾是這些新聞當中的主角。究竟該怎么讓這些低價救命藥品走出稀缺資源的行列呢?
招標過程中一味壓低藥品價格的行為,并不可取。中國藥學會研究中心主任宋瑞霖提出:應該讓藥品價格回歸到合理水平。“政府喜歡降價,但醫院喜歡用高價的,形成現實和臨床需求的沖突。醫院一方面說需要,另一方面,招標部門把他招到了成本以下,企業生產就賠錢,那他為什么要生產?當然醫院用這個藥本身也沒有利潤,所以當然就缺貨了。”
目前,心臟手術必備藥“魚精蛋白”究竟何時能夠恢復生產,不得而知。藥品的短缺可能有多種原因,但對這些難以替代的低價特效藥品,北京大學中國衛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劉國恩建議,最好從源頭上防止出現斷貨的可能。第一,給市場開放更多的條件,引入新產品,逐漸增加選擇的條件,使得對這個產品的依賴越來越小。第二,給企業更好的條件,讓越來越多企業進入行業,生產產品、促進供應,只有這樣你才能縮小供需缺口。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