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醫藥頻道:對于“餓了么”上的部分涉嫌無證照經營的餐飲企業,市食藥監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已對此情況展開調查。昨日上午,成都商報記者向市食藥監局相關負責人提供了部分涉嫌無照經營的餐飲企業名單。該負責人稱,將著手對這些餐飲企業進行調查。“具體情況要進行調查后,再進行處理。”該負責人稱,下一步,將依照相關法律法規,在調查后對存在無照經營的餐飲企業進行監管、查處。
網上看似“高大上”的點餐,網下卻是沒有任何證照、衛生條件堪憂的“黑作坊”。昨日,成都商報獨家報道網絡點餐平臺“餓了么”上存在部分涉嫌無證照經營的餐飲企業,引發廣泛關注。昨日,成都商報記者發現,被曝光的一家“黑作坊”——“食在行醬豬手”已從“餓了么”點餐網絡平臺下線,而這家沒有任何證照的餐館也已關門停業。
“黑作坊”關門停業 網店也已下線
雙橋南二街一處老舊小區內,一家名叫“食在行醬豬手”的餐館隱藏在居民樓內。餐館沒有桌椅,過道改造成廚房,煮熟的萵筍片直接倒入塑料(8460, 5.00, 0.06%)筐,衛生條件堪憂。然而,這樣一家“三無企業”居然在“餓了么”點餐平臺上賣得很火,月銷量達400多份。成都商報昨日曝光了這家餐館。
昨日上午,記者打開“餓了么”,搜索“食在行醬豬手”,發現該餐館已下線,無法再搜索到。昨日下午,成都商報記者再次來到雙橋南二街發現,這家“食在行醬豬手”的卷簾門緊閉,店鋪也處于停業狀態。另外,由記者用一張身份證和一張銀行卡就注冊成功的外賣店“黃哥干鍋兔”,昨日也被下線。
餓了么:已將相關不規范商戶下線
昨日下午,成都商報記者來到位于東大街東方廣場的“餓了么”成都分公司。該公司一負責人告訴記者,公司公關部門會與記者聯系,接受采訪。
下午3時許,“餓了么“公關張女士聯系到成都商報記者,對部分商家兩證資料顯示“上傳中”給出答復:“之所以會存在這種情況,是因為早前兩證資料收集在線下,后產品改版,兩證需上傳顯示在前臺,因此會出現證照陸續上傳中的現象。”
張女士說,“餓了么”對于合作商戶有嚴格審核要求:“流程包括:上線前到店核實、證照上傳及審核、客服驗證,運營過程中用戶排名等。”她表示,在接到媒體的情況反映后,公司立即核實情況,目前已下線相關不規范商戶,并擴大篩查范圍,持續下線其他不規范商戶。“對于違反流程的操作人員,也將核實并進行處罰。”
張女士說,下一步,“餓了么”將會加強對商戶的監管,杜絕類似情況再次發生。“我們設有客服事后審核及用戶舉報流程并增設了商戶資質質檢流程,由專業人員進行審核;另外,10月1日新食品安全法實施后,我們會積極承擔法律賦予我們第三方平臺的責任,完善上線商戶的相關證照存檔、審核機制。”
對于為何用一張身份證和一張銀行卡,甚至在沒有餐館的情況下,就能成功在“餓了么”注冊上線,張女士說:“這是我們的線下操作人員違規,我們將會進行嚴肅處理,后續會有相應處罰。”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