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醫藥網/藥店網:夏秋兩季是細菌性食物中毒的高發季節,也是餐飲服務單位保證餐飲消費安全和預防食物中毒工作的重點季節。因此,餐飲服務單位夏秋季預防食物中毒是食品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為此,提醒廣大市民在制作加工餐飲食品和餐飲服務單位加工食品時做到以下幾點,確保餐飲食品安全、營養、衛生。
一、了解食物中毒概念
食物中毒是指食用了被有毒有害物質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質的食品后出現的急性、亞急性疾病。引起中毒主要包括兩方面:
1.有毒有害物質污染:如食用受到農藥污染的蔬菜、受到赤潮毒化的貝類(如織紋螺)、甲醛浸泡水產品和水發產品、霉變糧食作物(如花生、玉米、黃豆、小麥、大米)、瘦肉精等引起的食物中毒。
2.含有毒有害物質:如食用了河豚魚、毒蘑菇、四季豆、豆漿、發芽馬鈴薯、珊瑚魚、含組胺魚類等引起的食物中毒。
二、預防食物中毒的基本原則
預防細菌性食物中毒,應根據防止食品受到細菌污染、控制細菌生長繁殖和徹底殺滅食品病原菌三項基本原則采取措施,主要表現為:
1.避免污染。即避免熟食品受到各種致病菌的污染。如避免生食品與熟食品接觸、經常洗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還應消毒手部或戴一次性手套、保持食品加工操作場所清潔,避免昆蟲、鼠類等動物接觸食品。
2.控制溫度。即控制適當的溫度以保證殺滅食品中的細菌或防止細菌生長繁殖。如加熱各種食品應使其中心溫度達到70℃以上。貯存熟食品,要及時熱藏,使食品溫度保持在60℃以上,或者及時冷藏,把溫度控制在10℃以下。
3.控制時間。即盡量縮短食品存放時間,不給細菌生長繁殖的機會。一般情況下,烹調加工后的各種熟食品,若無適當保存條件(即食品溫度保持60℃以上或溫度控制在10℃以下),應當在2小時內食用;若存放時間超過2小時,食用前應充分加熱。
4.清洗和消毒。這是防止食品污染的主要措施。對接觸食品的所有物品應(工具、容器)清洗干凈,凡是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物品,還應在清洗的基礎上進行消毒。一些含皮一起生吃的蔬菜水果(如西紅柿)也應進行清洗和消毒。
5.控制加工量。餐飲服務單位其餐飲食品的加工經營量(用餐人數和桌數)應當與加工條件相吻合。當餐加工經營量超過加工場所和設備的承受能力(即超負荷經營),難以做到按衛生要求加工,極易造成食品污染,引起食物中毒。
徐州醫藥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