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凡能刺激胃腸道或引起腹膜炎、腹腔臟器損害的藥物,都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腹痛。例如新斯的明、酚妥拉明、腦垂體后葉素、嗎啡等,均可使胃腸道平滑肌興奮、腸蠕動增進而引發患者腹痛。美加明、阿托品、氯丙嗪、苯海拉明則使腸平滑肌松弛、蠕動減慢,從而導致患者便秘、腹痛甚至麻痹性腸梗阻。四環素、金霉素、土霉素、雷米封及解熱鎮痛藥可引起肝壞死或中毒性肝炎,使患者肝區出現不適、疼痛。長期大量應用速尿、雙氫克尿塞、甲基多巴、腎上腺皮質激素等,可引起胰腺炎,患者表現為劇烈腹痛、惡心、嘔吐,甚至休克。過量服用消炎痛可引起腹痛和消化道出血。長期口服氯化鉀片可致小腸潰瘍。阿司匹林可引起胃黏膜出血和糜爛。大劑量應用麥角膠、二甲麥角新堿可使腸系膜血管痙攣、腸管缺血而發生腹痛。另外,中藥大黃、芒硝、巴豆、番瀉葉、甘遂、牽牛子、藜蘆等也可使患者出現腹痛。
藥物引起的腹痛多數不嚴重,一般停藥后腹痛即可消失,但有時也會引發嚴重后果:如藥物引起的胃腸痙攣可致腸梗阻;藥物使潰瘍患者發生穿孔、肝硬化患者發生食道靜脈曲張破裂,甚至出血。
閱讀下一篇
聽專家解析:藥物治療快速型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