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購“百威”等名牌啤酒酒瓶,灌上低價啤酒,將其提高“身價”后倒入娛樂場所……昨天,豐臺公安分局搗毀了一個以上述手段盈利的黑窩點,現場查獲已灌制裝箱的假酒2184瓶、用于制假的空瓶8700余個,抓獲4名嫌疑人。
警方收線報抓獲制假者
本月16日,岳各莊派出所接到了關于該黑窩點的舉報。警方經過連日的蹲守調查發現,該窩點位于豐臺區小井村5隊的一間民房內,門口摞著成箱的空啤酒瓶。每天下午都會有人來此向外運貨,產品從包裝上看是“百威啤酒”、“科羅娜啤酒”等品牌啤酒。
昨天中午,豐臺警方經過部署,沖進了該民房將幾名正在“作業”的嫌疑人控制。民警在現場發現了大量的“百威啤酒”及“科羅娜啤酒”空瓶和瓶蓋、成箱的普通大瓶啤酒,還有用來罐裝的漏斗、封蓋機等工具。
作坊以次充好借瓶生財
警方介紹,這是一個典型的、家庭作坊式的制假窩點。據嫌疑人交代,今年4月,該家庭的女主人王某聽老鄉說賣假名牌啤酒掙錢,于是便向對方討教“致富之道”。隨后,王某和其丈夫、兒子、弟弟4人開始專門灌裝假名牌酒,然后再賣給專門來上門收貨的人,從中牟利。
窩點內的名牌啤酒酒瓶是從廢品收購站以每箱10元的價格訂購的,每箱有24個,都是300毫升的小瓶,以“百威”、“科羅娜”這兩個牌子為主,偶爾也會收“青島”、“嘉士伯”等空瓶。收購站的人會將完好的空瓶連同外包裝箱一同送上門。灌裝的原料從河北一家啤酒廠以每瓶1元的價格進貨,這些啤酒瓶的容量都是600毫升。假名牌酒的瓶蓋也是買的,他們花費700元購入了1萬個不同品牌的啤酒瓶蓋。
假貨最終流向娛樂場所
“材料”準備完畢后,王某和兒子負責將大瓶啤酒灌入小瓶啤酒瓶,其弟操作封蓋機給瓶子封蓋,其丈夫負責往蓋子上打印生產日期并裝箱碼放。整個過程就在不足15平方米的小屋子里完成,全部操作十分簡易,毫無任何衛生保障。他們一天能灌裝30箱左右,每箱以35元的價格出售給收貨人。這些酒最終會流入歌廳等娛樂場所,以每瓶10元甚至20元左右的價格賣給消費者,因此作為中間商的收貨人會獲利更多。
王某說,一般都是收貨人打電話或發短信提前訂貨,然后他們才開工,做好后再通知對方來付款取貨。“我們不敢多做,因為如果提前做出來,過不了幾天啤酒就壞了,會沉淀出一層白色絮狀物。尤其是天氣熱的情況下,啤酒更容易壞,那樣就賠了。”
閱讀下一篇
曝光:安康市清查“粒可瘦”等減肥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