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不少中藥材都是藥食同源,據了解,像北方枸杞子、廣山藥等性質較溫和的“A貨”藥材,如果不是作為藥品而是作為食材來賣,藥監部門是允許的,因此市場上也有見售賣。如果市民買回家用于煲湯等用途,問題并不大。但如果“A貨”藥材被用于治療,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專家表示,地道藥材是經過老祖宗千百年積累和總結以及現代臨床研究證實功效的,臨床上發現“A貨”藥材的療效的確會受影響。
喜歡拿著中藥方自己到市場上“執藥”的市民,購買中藥材應該到有資質的藥店、市場或者醫療機構,不要隨意幫襯地攤上出售的所謂“祖傳秘方”,更不要自己采藥服用。買到或采到性質溫和、不會產生太大副作用的“A貨”藥材,后果可能是影響療效,但如果不幸碰到有毒的藥材,則可能會有生命危險。2007年增城就曾發生一對夫婦用自己采來的藥材煲涼茶招呼朋友,結果導致三人中毒兩人死亡的意外。
專家表示,中藥材也是藥品的一種,因此也講究科學使用,自行使用時應該按照傳統方法,不要擅自亂搭配,醫生開中藥方講究君、臣、佐、輔,而且會根據患者的病情變化進行藥材加減,因此如果市民是抱著治病的目的,最好還是到醫院看病。
閱讀下一篇
真假藥材辨別的四個小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