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三甲中醫醫院門診的醫生卻發現,不少中青年視“六味地黃丸”為“補腎秘方”,長期食用,但卻感覺越補越虛———原有的一些癥狀越來越嚴重;有的人甚至“補出”胃腸不適的毛病。
作為一類非常經典的傳統中成藥,六味地黃丸到底適用于什么樣的病癥呢?應該如何來進行選擇和“進補”呢?
六味地黃丸
六味地黃丸不適用于腎陽虛者
據了解,在門診來“投訴”六味地黃丸的人,大多數都是自己在藥店購買作為家庭補品的,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綜合科主任高榮林認為,六味地黃丸不能“瞎吃”,因為它有著非常明確的適應癥,需要根據不同人的不同體質進行調整和搭配,才能獲得最好效果。
六味地黃丸主要適合于腎陰虛或者是肝腎陰虛,中醫認為肝腎同源,癥狀也一起出現。臨床表現為陣陣潮熱,盜汗、手腳熱、五行煩熱,有的病人兩顴午后出現發紅,或頭暈、耳鳴、腰膝酸軟等。
腎虛也有腎陽虛,臨床表現為手腳發涼,汗冷,臉色發白。病人的臉色偏嫩,手腳偏沉、沒有力氣,也感覺腰膝酸軟,但是更多的是偏冷、怕涼,男性會出現陽痿。
六味地黃丸并不適用于腎陽虛的病人,由于陰虛和陽虛并不容易區別,有時候甚至合并出現,所以最好還是在醫生的指導下服藥。
六味地黃丸可用于多種疾病那么,哪些明確病癥可以服用六味地黃丸呢?中國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中醫診斷學系主任王天芳認為,一是慢性疲勞患者,比較符合肝腎陰虛的病癥,推薦服用六味地黃丸兩周到一個月;另一種是更年期綜合征患者,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六味地黃丸幾個月到半年時間,有時候還需要配合其他的藥品進行治療,對于緩解癥狀是比較有幫助的;對于有一些肝腎陰虛早期表現的亞健康狀態人群,比如失眠人群等,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適量服用。
脾胃虛弱者宜飯后半小時再服用
而高榮林認為,高血壓、糖尿病、甲亢這類病癥,只要符合肝腎陰虛的癥候,都可以根據中醫“異病同治”的方法來食用六味地黃丸。但要注意的是,脾胃虛弱的人可以選擇在飯后半個小時以后再服用,避免長期服用對胃腸造成的傷害。同時,六味地黃丸的服用應該根據身體狀況的變化而變化,不能像維生素一樣每日不停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