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健康體檢:CK-MB可以比CK高,國內及國外的很多報道有上述現象,只要CKMB的升高不是由于溶血造成的,CKMB>CK,這樣的病例95%是O型或B型血的癌癥患者,原因是部分癌癥病人免疫系統混亂,其中的一些免疫球蛋白充當的輔酶的作用。
徐州中醫院體檢中心王淑蘭專家介紹:目前常用的檢測CKMB的方法是免疫抑制法,出現CKMB>CK的情況就是由這種方法的檢測原理造成的。在人體中正常情況下CKBB很少,可忽略,而免疫抑制法就是建立在忽略CKBB的基礎上的。即是用抗體抑制M亞基,所以CKMM會失去活性,而CKMB活性失去一半。這樣測出的CK活性實際就是CKMB的一半,所以CKMB活性應該為測定的2倍。但如果CKBB存在就會使結果偏高,即測定的CKMB活性=CKMB+2CKBB。如果CKBB>CKMM,由于結果要乘2,也就是說2CKBB+CKMB>CKBB+CKMB+CKMM,即測定得的CKMB活性>CK活性。
除了試劑的原因以外也有可能是標本的原因
選擇抑制法檢測原理為:利用人血清中幾乎不含CK-BB的特點,采用抗CK-M單體的抗體將M亞基完全抑制,然后通過一系列反應來檢測CK-B的活性,再將CK-B的活性結果乘2即得CK-MB的活性。
分析該法檢測CK-MB結果與CK不符的原因可能有:○1、試劑因素,主要表現為試劑污染或使用已過有效期的試劑。一般醫院的CK-MB檢測標本量較小,因此一盒試劑往往長期、多次使用,從而有可能導致試劑污染。此外有極少數單位因為標本量太小,對已過有效期的試劑舍不得棄之,因而存在使用過期試劑的現象。○2、儀器因素,主要表現為對儀器使用熟練程度不夠,參數設置有誤。CK與CK-MB不同,CK校準品和質控品在大多數的復合校準品或質控品血清中均提供有其參考值,而CK-MB則由于其本身的不穩定性,市面上CK-MB的校準品或質控品較少見,而且其價格也較其他酶類校準品高得多。因此,一般醫院都未使用CK-MB校準品和質控品,而是采用廠家試劑盒使用說明書提供的理論因素,在理論因素設置時,不同儀器略有差異。大多儀器理論因素設置與測定結果的小數位數無關,因而可隨便設置,而有些儀器則不然,如日立生化分析儀,其結果的小數位數與因素直接相關,存在10n(n為整數)倍數關系。因此,在該類儀器上凡是使用理論因素的檢測項目其結果保留的小數位應與理論因素保持一致,否則將會出現檢測結果縮小或放大10n倍。○3、標本因素或方法學因素。從抑制法檢測CK-MB活性原理中不難分析出當血清中存在多量可檢測CK-BB或巨CK1、巨CK2(巨CK1、巨CK2其活性不受抗CK-M單體的抗體抑制)時,其B亞基活性同CK-MB中B亞基一起被檢測后乘2,檢測活性結果自然明顯高于真實值,甚至出現CK-MB活性大于CK總活性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