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體檢包括了常規體格檢查(身高、體重、血壓、內科、外科、眼耳鼻喉科、口腔、婦科)以及血液檢查(臨床檢驗、生化檢驗、免疫檢驗、化學發光和放免檢驗、血流變檢驗)、尿液和分泌物的檢驗、B超、x光、CT、MR等項目,其中有些結果一看就明白,但驗血的結果雖然有正常參考值對照附于每項結果之旁,但若有高低值時,就許多人都不知道其意義。
當看到體檢報告上的數據超出或低于正常值的范圍時,很多人都以為自己生病了,導致沒必要的恐慌,其實,體檢報告上的某些指標雖然超過了正常值,但還要看其他檢查結果來綜合分析,如體檢中的常用項目甲胎蛋白(AFP)是一個肝癌的檢查項目,甲胎蛋白存在于胎兒中,成人后逐漸消失,故成人的指標值就在0-20之間,如果明顯增高則極可能是肝癌,但有50%的肝炎和肝硬化的病人也有增高,而妊娠婦女AFP增高,則是生理現象。還有就是前列腺特異抗原PSA的檢測對早期沒有癥狀的前列腺癌的診斷是有意義的,但其參考值是根據年齡有所變化的,而且某些前列腺炎也會輕度增高。如果受檢者是近期作了前列腺按摩及做了直腸指檢后才抽血做了這項檢查的,就有可能引致PSA升高。因此,當發現體檢報告數值偏高的時候,應該馬上請醫生幫助解讀,并作進一步的檢查。
閱讀下一篇
有些項目不合格或者不正常是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