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傳染病醫院/徐州傳染頻道:國家衛計委主任李斌8月在向全國人大常委會作的傳染病防治報告中指出,近10年來我國幾乎每一到兩年就有1種新發傳染病出現
SARS、H7N9、H1N1、H5N1、新型冠狀病毒……
為什么傳染病越來越多?
10月23日,浙江省又報告1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這個曾引起全國恐慌的新發傳染病再一次引起了眾人的關注。細心的讀者還可能發現,除H7N9之外,今年還發生過H1N1、H5N1、新型冠狀病毒等傳染病。公眾或許有疑惑,怎么總感覺有傳染病在流行?
國家衛計委主任李斌8月在向全國人大常委會作的傳染病防治報告中指出,近10年來我國幾乎每一到兩年就有1種新發傳染病出現。衛計委應急辦監察專員郝陽也表示,從SARS開始,包括今年的H7N9以及H1N1、H5N1,均是我國10年前從未發現過的傳染病。
我們不禁要問,為什么我們身邊的傳染病越來越多?
病原體在變,傳染病不斷“推陳出新”
傳染病的發生并不是無根無源的,其越來越多與病原體的不斷變異有關。
北京地壇醫院主任醫師蔡晧東解釋,病原體為了適應環境變化而發生“突變”,變成一種新的病毒或細菌,引起人類疾病。H7N9原本只感染禽類,后來發生變異,可以感染人類;豬鏈球菌變異后,使2005年四川省發生人類歷史上最大的一起豬鏈球菌感染人類的疫情。+
“病原體不但會‘變’,而且還會‘搬家’。”蔡晧東說,動物是人類新發傳染病的重要和潛在來源。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專家主任譚文杰也指出,迄今為止,全球超過半數的新發和突發傳染病,均為動物源性的病毒性傳染病,這一比例還有增大的趨勢。
“由于原有生態屏障被破壞,一些野生動物被迫離開棲息地,或者人類到林區旅游、飼養寵物等,使人類與動物的接觸越來越多,一些原本只寄宿在動物身上的病原體通過接觸會不斷地“搬”到人的身上。”蔡晧東說,“引起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的冠狀病毒就可能來自果子貍,人類把果子貍搬上了餐桌,才導致疾病在人間流行。”
病原體不斷地“變”,不斷地“搬家”,使傳染病不斷“推陳出新”,越來越多。
人口流動和環境在變,傳染病發生遷移
人與動物的接觸,使病原體從動物“搬家”到人身上,而人類之間的接觸則使病原體從一個地區“搬家”到另一個地區,人口流動促進了傳染病的暴發與流行。今年發生的新型冠狀病毒就是隨著中東地區的游客而遷移到其他國家的。
隨著交通發展以及人類交流增加,人口的流動性大大提高。“人口流動得越多、越快,病原體‘搬家’也越快捷、越方便。”蔡晧東說,“500多年以前,鼠疫菌‘坐在’商人和士兵的船上,從一個國家傳到另一個國家,引起一次世界大流行往往要花幾年工夫。現在,SARS病毒坐上飛機,幾小時就飛到了另一個國家,幾個月的工夫就使33個國家和地區都出現了SARS病人。”
傳染病隨著人口流動而在新的環境中爆發,環境的變化對傳染病的影響更加深遠。蔡晧東介紹,隨著氣候變暖,一些利于疾病傳播的昆蟲孳生繁殖得更快,而且體內病原體致病力增高,隨著昆蟲從現在的熱帶、亞熱帶向溫帶甚至寒帶遷移。
環境污染同樣也會導致傳染病多發。“像現在北京的霧霾天氣,可以降低人類呼吸道的抵抗力,病原體就鉆了這個空子,變得更容易感染人類了。”蔡晧東說,還有水污染、體內重金屬超標等,改變了人的免疫系統,使人的抵抗力下降,更易感染傳染病。
徐州傳染病咨詢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