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研究顯示,在對亞健康狀態者的生存質量與軀體癥狀測評后發現,男性亞健康者排在首位的癥狀是怕熱,女性則最怕冷。
兩性關系暢銷書《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中有個經典的比喻:男人來自平均溫度零下23℃的火星,女人則來自表面溫度高達450℃的金星。對于溫度的感知,男女一向不同:
日前,澳大利亞聯邦老年部部長賈斯廷·艾略特公布了該國最長壽地區排行榜:女性最長壽地區是昆士蘭州的陽光海岸,平均壽命84.7歲;男性最長壽地區是較涼爽的墨爾本—堪培拉一帶,平均壽命80歲。從統計數字上來看,生活在溫暖、陽光充足地區的女性壽命較長,而在氣候涼爽地區居住的男性則活得更久,這一規律在全球范圍內同樣適用。調查人員分析,氣候會影響人心理和生理多個方面,進而影響壽命。
那么,為什么男人怕熱、女人怕冷呢?美國生物物理學教授戴維對此解釋說,男人身上的肌肉多,食量大,新陳代謝更快,因此體表要比女人溫暖一些。從生理角度看,女人對冷比男人更敏感,男人皮膚里的“溫度傳感器”更遲鈍,不夠“知冷知熱”。所以,即使氣溫低時,男人身上仍然是熱乎乎的,女人身上則是冷冰冰的。
從中醫上說,女人生性陰寒,所以怕冷;男人生性陽燥,所以怕熱。從生理角度分析,男人和女人生殖系統的不同也造成了他們的溫度“差異”。男人生殖器官中的睪丸不耐高溫,它需要維持比體溫低的溫度,否則會傷害精子。而女人的子宮像個倒置的梨,屬涼性,不注意保暖就會出現月經不調、痛經等。所以,女人更需要溫暖的呵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