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女士的女兒今年4歲,這半年來經常性地感冒,三天兩頭跑醫院,并且食欲明顯降低,什么都不愛吃。何女士一開始還以為因為天氣影響孩子生病的,并不太在意,也沒跟醫生說,但后來寶寶厭食的情況越來越嚴重,何女士才緊張起來,跟醫生一說,醫生讓她帶寶寶抽血查了個微量元素,結果一出來,才發現寶寶是缺鋅。何女士慌了,這缺鋅到底是怎么回事,該怎么辦才好呢?
面食比米更有助鋅的吸收
徐州市兒童醫院專家介紹,鋅是一種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它參與40多種金屬酶的合成,與200多種酶的生物活性有關,參與免疫系統形成、穩定調節及維持機體正常免疫功能。目前WHO已確認的14種人體必需微量元素中,鋅占第一位。人類的每一個年齡階段,鋅都是必需的。對于生長發育期的小寶寶,鋅尤為重要。
不少父母可能對此感到困惑,“現在生活水平不低,孩子吃得好、穿得好,怎么會缺鋅呢?”唐瓊華分析說,這可能與我國的飲食習慣有關。在我國,大多數人主食吃米、吃面已經是一種習慣,但實際上,在米面中存在一種叫做植酸的物質,它能夠與鋅元素結合,形成化合物,影響鋅的正常吸收,少年兒童缺鋅就會影響正常發育。
不過,存在于主食中的植酸也有一個特點,如果把它發酵,植酸就會減少,不再對鋅的吸收產生影響。因此,吃饅頭、面包就比吃米飯更有利于鋅的吸收。在我國,南北方的飲食習慣不同,就能看到很明顯的對比:習慣吃饅頭的北方人長得比較高,而習慣吃米飯的南方人則相對矮一些,這在一定程度上跟鋅的攝入量有關。所以建議一些家中習慣吃米的,可以定期讓孩子吃些面食。
閱讀下一篇
寶寶腹瀉時暫不可添加輔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