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大小便 是動物的本能
當小貓一睜開眼,他們的媽媽就會告訴他們挖一個小洞,把排泄物放在里面,或者埋在一塊松軟的地里。動物都有處理自己排泄物的本能,人也有。傳統的育兒方法,無論東西方,都很重視孩子排泄習慣的訓練,那些按傳統方法養育的孩子,一般一歲半到兩歲間,就能自己控制大小便,能獨立脫掉褲子,學會使用便盆,三歲以前可以自己蹲廁所,排泄基本不成問題了。
紙尿褲讓我們的動物本能倒退了!
但現在紙尿褲的盛行,使得處理排泄物的麻煩減少,對寶寶進行大小便訓練的迫切性也減小了。再加上一些新的育兒理念認為,排泄訓練對寶寶的心理健康有負面影響,使得一些父母產生顧慮,不敢訓練寶寶,因而延遲了一些寶寶建立排泄習慣的時間,有些寶寶到三四歲還裹著紙尿褲,不能自己控制大小便。
其實,只要我們注意態度和方法,不要讓排便訓練成為受虐經歷,就不會給寶寶的心理留下陰影。如果因怕留下陰影就不去訓練,反而是因噎廢食。
過分依賴紙尿褲,長期任由寶寶自然排泄,對寶寶身體的發育并不好。早訓練有助于嬰兒感知自己的身體,保持靈敏的感覺。因為要控制自己的大小便,就必然要調動相關的肌肉群和神經系統,這就是一種積極的鍛煉。包裹在紙尿褲中的寶寶,尿完之后水分被迅速吸干,長久下去,對干、濕、冷、熱的感覺都會變得遲鈍。早進行排泄訓練還對膀胱健康有好處,因為假如依賴紙尿褲的保護,有尿就尿,膀胱的儲存功能就得不到很好的鍛煉。
閱讀下一篇
如何防范嬰兒藥物引起的先天失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