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氣溫比較的低,許多寶寶都容易咳嗽,做為家長有時常常會自行孩子選擇吃藥,以下就讓我們來聽聽專家的相關見解吧,但愿父母們咳嗽不要盲目的自行給孩子用藥,以免影響到其健康!
不應盲目止咳
咳嗽本是人體自身的一種保護性反射動作,可以阻止異物進入氣管、支氣管系統,或防止支氣管分泌物積聚。咳與嗽,是有區別的,凡有聲無痰謂之咳,有痰無聲謂之嗽。在疾病狀態下,咳與嗽常常并見,故合稱為咳嗽。治療咳嗽一般不用鎮咳藥,因為下呼吸道有分泌物(即痰)時,通過咳嗽才可以排出體外,若用鎮咳藥就會抑制咳嗽反射,導致氣管、支氣管內痰液滯留,使病情加重或繼發感染;但頻繁咳嗽影響孩子睡眠或進食,給孩子帶來痛苦時,則可酌情選用止咳藥。 幼兒疾病
分清病因病位
診療小孩兒咳嗽首先要明確診斷導致咳嗽的原因,主要有呼吸道疾病(咽、喉、氣管、支氣管、肺部的炎癥,異物、出血、腫瘤、刺激性氣體吸入等)、胸膜疾病、心血管疾病(如心肌炎、心律失常)及中樞性因素等。咳嗽的病因不止于肺,而咳嗽的病位不離于肺,俗話說“肺氣如鐘撞則鳴”,咳嗽是外邪或臟腑功能失調導致肺主宣發肅降、主氣、司呼吸、主制節、主通調水道功能失常而引起的主要癥狀。咳嗽要分清是感染性還是變態反應性,是急性還是慢性,是上呼吸道還是下呼吸道,是外感還是內傷。對咳嗽的時間也要注意辨別:午前多嗽者屬胃中有火,午后嗽者多屬陰虛,黃昏嗽者是火氣浮于肺,五更嗽多者是胃中有食積。
及時恰當治療
對小孩兒咳嗽的治療應及時恰當,宜中西醫結合治療。
對癥處理:痰多黏稠不易咯出時,應喝足夠的水以稀釋痰液,并可用祛痰藥如祛痰靈、鮮竹瀝口服液及霧化吸入療法以助排痰;劇咳時可給予非那根等鎮靜止咳。
西醫對癥治療:細菌感染引起的咳嗽可選用敏感的抗生素如青霉素、先鋒霉素等治療;支原體感染者應選阿奇霉素等紅霉素族藥物治療;病毒感染者可給予病毒唑、阿昔洛韋等抗病毒藥治療。
中醫辨證施治:一般咳嗽初期宜辛散宣肺,中期宜化痰清肺,后期宜補氣養陰。感染性咳嗽中醫多按溫病論治,變態反應性的多按內傷論治;上呼吸道部位的咳嗽注重宣肺利咽,下呼吸道部位的咳嗽注重祛痰順氣,并注重肺與大腸相表里的通達關系,通腑可以瀉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