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導醫紀實:姜女士咨詢:我兒子快3歲了,平時說話少,喜歡自己玩,喊他名字也不理人。經醫院檢查,診斷為自閉癥。請問:自閉癥兒童有哪些行為表現?該怎么治療?
徐州市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主任醫師褚英:孤獨癥譜系障礙(ASD),又叫自閉癥,是一種神經發育障礙,特征是社會交往障礙、交流障礙、興趣狹窄和行為方式刻板等,多數伴有智力發育障礙。
孤獨癥早期行為表現概括為“五不”。不(少)看:有研究表明,診斷為孤獨癥的小兒在2歲時對于人的眼部注視僅為正常兒童的一半。有些孤獨癥的兒童即使能夠正常對話,但是面對面目光交流仍然不正常。不(少)應:聽力正常,但叫名字沒有反應或者不靈敏。不(少)指:孤獨癥患兒可能早在12月齡時就表現出肢體動作的使用頻率下降,如不會有目的的指向、手勢比劃以及點頭表示需要、搖頭表示不要等。不(少)語:多數孤獨癥兒童存在語言發育延遲的情況。不當:不恰當的物品使用及相關的感知覺異常,從12月齡起可能會出現對于物品的不恰當使用,包括旋轉、排列以及對物品的持續視覺探索。
針對以上兒童不同年齡段發育預警征象,如果兒童在相同年齡段符合一條或者多條,家長應引起重視。對于已經入園或者學齡期兒童,老師和家長應特別留意那些過度好動、學習障礙突出、不愿講話、不喜歡和別人一起玩、情緒極端的孩子,如果發現兒童不同于其他同齡兒童的表現,應盡早到醫院檢查診斷,早發現、早治療。
目前,自閉癥最有效的治療方法就是康復訓練,而早期診斷、早期康復對ASD預后起著重要的作用。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
閱讀下一篇
什么是三叉神經痛? 如何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