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健康焦點:幾天前,廣西一位患者將汽油潑向了3年前曾為他治療的醫生,導致醫生嚴重燒傷。這起令人發指的暴力案件發生后,最高人民檢察院很快回應稱,高度關注近期的暴力傷醫事件,堅決依法懲治暴力傷醫犯罪;當地檢察機關也已提前介入,引導公安機關偵查取證。
最近一段時間,暴力傷醫事件頻發,已然成為社會一道難愈的傷疤。有媒體粗略統計,全國在20天內密集發生了12起暴力傷醫案,醫院淪為社會矛盾集中爆發的場所。憤怒、悲傷、恐懼,醫界傳達出的情緒復雜而又無奈。此前,已有多個部門對此表態并專門出臺政策文件,也公布了一批暴力傷醫典型案件的判決。但在短暫的平靜后,涉醫暴力死灰復燃甚至愈演愈烈。不得不說,有些人在暴力傷害醫護人員身心的同時,已經失去了對法律最起碼的敬畏,打碎了法律的尊嚴。
不可否認,在復雜的醫學科學面前,患者和醫生之間信息不對等,患者很難獲得平等對話的地位,很大程度上要依賴醫生為自己做出選擇。因此,在醫患關系中,患者是弱勢的一方,發生糾紛時,社會輿論也很容易對弱者產生同情。但是,如果認為弱者就一定有天然的道德優勢,采取任何手段達到“正義”的目的都是可以理解的,甚至對暴力傷醫案的事后處理要法外施恩,那就可能助長暴戾之氣在醫院甚至全社會橫行不止。
迫于無奈的現實,醫院固然應增強自身防護能力,而公安機關更應該切實加強對醫院這個特殊場所的保護,在經濟社會發展的轉型期,不讓醫院成為危險的代名詞。另外,必須明確一點,暴力傷醫和醫患糾紛的性質是完全不同的,其已經遠遠超出了醫患糾紛的范疇。醫患雙方必須在法律這條不可觸犯的底線之上,理性維護各自的權益,對他人施以暴力就是違法犯罪。而對暴力傷醫案件的處理,不再是公民之間的民事糾紛,檢方和法院必須在程序正義的前提下及時起訴,公正判決,這樣才會產生良好的示范作用,引導公眾理性維權,真正遏制罪惡的蔓延。此番最高檢的發聲,正是秉承了公平、公正的法治精神,我們希望這樣的舉措可以強力遏制暴力傷醫,給醫務界營造良好的執業環境。此次發生在廣西的惡性傷醫案震驚全國,最高檢已經明確表態,最終案件將如何處理,全社會都會拭目以待。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