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健康焦點:“建立醫院法人治理結構,讓院長心無旁騖搞管理,是當下醫改迫切需要解決的現實問題。”在日前于浙江省東陽市召開的“縣級公立醫院改革現狀和趨勢”研討會上,一些縣級公立醫院院長和醫院管理研究專家認為,建立法人治理結構,把管理醫院的權力真正還給院長,是公立醫院改革取得實質性突破的當務之急。
醫院微觀運行不應受過多干擾
20年前,浙江省東陽市人民醫院建立起法人治理結構,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這一制度劃定了政府權力與醫院權利的邊界,確保醫院微觀管理不受政府干預,各項業務得以順利發展。該院院長應爭先認為,當前公立醫院管理體制存在的問題之一是缺乏獨立法人地位,微觀運行受干擾過多,主要管理者責、權、利不到位,管理制度的連續性不夠。而一旦公立醫院微觀運行受到過多干預,甚至在選拔干部時也會遭遇各種“打招呼”、“托關系”的情況,醫院就很難步入良性發展的軌道。
應爭先舉例說,公立醫院缺乏獨立法人地位的另一種表現是沒有藥品采購權。當前藥品和材料的中標價格仍然虛高,有些甚至是國際價格的幾倍。由于沒有當地政府部門的過多干預,東陽市人民醫院實行了供應商管理制度,想進入該院的供應商就必須接受其用藥管理制度,即只為廠商保留合理合法的利潤空間,議價后下調的部分則全部讓利給患者。在各種管理措施的綜合作用之下,該院的醫療平均費用始終低于浙江地區同類醫院的15%~20%,實現了在總費用控制良好的同時,不斷提升醫院自我發展能力。
擔心政策連續性難確保
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區人民醫院院長徐衛東也在為此苦惱。據他介紹,為從源頭上控制醫療費用,該院自2010年起將藥品采購權交給醫藥公司,切斷了醫藥代表和臨床醫生的利益關系,藥品采購價格在全省集中招標采購中標價格的基礎上再降低20個百分點,并于同一年率先在門診實施藥品零差價銷售。與此同時,該院通過各種方式提升醫生的“陽光收入”,如將服務品質在醫生績效考核中所占比例提升到40%、將掛號費納入醫生收入等。改革后,病人確確實實得到了更合理的治療方案,醫療糾紛大幅度下降。但令他始料未及的是,這種做法后來險些被定性為醫院“集體受賄”。
“我就是想不明白,大家都看得清楚的東西,為什么不從源頭上抓起?”徐衛東說,雖然該院的改革措施仍在實行,但由于沒有獨立法人地位的制度保障,這項管理制度能夠延續多久仍是個未知數,而他也一直有些提心吊膽。
期望院長能心無旁騖搞管理
建立法人治理結構,讓管理醫院成為一種職業,和靠技術拔尖一樣能安身立命并且吃得開,這是浙江省衢州市龍游縣人民醫院院長周建民的期望。但現實是,當院長還是得靠“一招鮮”,這樣在醫院里才能有威信,人家才會服你管。沒有絕活,不是響當當的專家,恐怕給了院長的位子也坐不穩。周建民說,從這個角度看,建立醫院法人治理結構,讓院長心無旁騖搞管理,確實是當下醫改迫切需要解決的現實問題。
參加座談會的醫改和醫院管理專家認為,公立醫院改革以縣級公立醫院改革為突破口先行先試,目前改革試點暴露出來的問題,也為公立醫院改革向縱深推進提了醒。比如建立法人治理結構,確實應該在公立醫院改革中置于優先考慮的位置,這不僅是醫改方案的要求,更是公立醫院改革的現實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