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健康焦點:7月20日,中國疾控中心在京舉辦的慢性病防控媒體交流論壇披露,全世界每年約有83萬名兒童死于各類傷害,1歲~17歲兒童傷害死亡超過了傳染病和慢性病死亡總和。其中,我國每年約有8萬多名兒童死于傷害,更多兒童因傷害造成各類殘疾;溺水是導致兒童傷害致死的首位原因,孩子在很少的水中就可能發生溺水,溺水不到2分鐘就可導致死亡或大腦受損;6月~8月是兒童溺水的高發月份。
中國疾控中心報告稱,兒童傷害主要類型包括溺水、道路交通傷害、跌落、中毒、燒燙傷等。監測數據顯示,溺水、道路交通傷害及跌落是我國兒童傷害死亡及發生最主要的傷害類型。在農村,水井、水渠及池塘等是發生溺水的高危場所;在城市,家中浴缸、水桶、水缸等蓄水容器是兒童溺水的高危場所。道路交通傷害為我國兒童第二位死因,也是大年齡組兒童的主要死因。跌落是導致我國兒童傷害發生和殘疾的首要原因,男孩發生率高于女孩,農村發生率和死亡率高于城市。加強安全教育,加強低齡兒童監管,在水塘四周設置圍欄,給水井、水缸等蓄水容器加蓋,確保游泳場所有救生人員在場等,可有效預防溺水;有成年人監管,正確安裝和使用兒童安全坐椅,10歲以上或身高150厘米以上兒童使用普通安全帶等,兒童發生道路交通傷害比例會明顯下降;避免兒童獨處家中、避免將嬰兒單獨放在任何家具上、5歲以下兒童在家長視線內活動等,可大大減少跌落發生。
據介紹,中國疾控中心已在全國設立43個監測點、129家哨點醫院,展開傷害監測;在全國11個省(市)開展道路交通傷害、跌倒、溺水、動物咬傷等傷害干預試點;目前,正以大連、蘇州為道路安全項目城市,進行超速、酒后駕駛危險因素干預,探索開展強化執法、宣傳教育、能力建設等干預策略。
閱讀下一篇
關注首都暴雨夜,急救中心頻現全網無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