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綜合消息:一個國際研究小組的最新調查顯示,包括中國在內的一些發展中國家,老年癡呆癥的發病率比以前所認識的更高。同時相關結果也顯示,大腦曾得到更好鍛煉和發育的人,患老年癡呆癥的風險更低。
在23日出版的新一期英國醫學刊物《柳葉刀》上,由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研究人員領導的國際小組報告了對古巴、多米尼加、委內瑞拉、秘魯和墨西哥等發展中國家老年癡呆癥發病率的調查結果,其中有關中國的調查部分是與北京大學合作的。
結果顯示,這些發展中國家的老年癡呆癥發病率是以前認識的約兩倍,與發達國家的發病率差不多,有些甚至超過發達國家。這改變了過去人們認為老年癡呆癥在發達國家發病率高而在發展中國家發病率低的觀點。
這項調查顯示,中國65歲以上老人癡呆癥年發病率約為24%。,這是按老年癡呆癥患者在調查期間生活年數總和除以總調查對象生活年數總和得出的結果。領導研究的倫敦國王學院教授馬丁·普林斯說,北京地區老年人口中的癡呆癥發病率已經和歐洲發達國家差不多。
他說,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出現較高的老年癡呆癥發病率,說明老年癡呆已經成為一個日漸普遍的全球性問題。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現在全球以老年癡呆癥患者為主的癡呆癥患者總數約3560萬,并且每年有約770萬新增患者。
調查也顯示,如果年輕時多用腦,讓大腦發育得更好,就會降低患老年癡呆癥的風險。這可以從對文化程度不同、從事腦力工作或體力工作的不同人群的癡呆癥發病率的分析中得到支持。普林斯表示:“在年輕時候的一些影響,如接受教育、練習讀寫等,可能對降低年老時的癡呆風險特別重要。”
閱讀下一篇
2012年無煙日宣傳主題—“警惕煙草業干擾控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