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健康信息:8月24日,2023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結果揭曉。徐州市中心醫院共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立項資助4項,其中面上項目1項,青年科學基金項目3項,資助經費達160萬元。

面上項目1項

韓冰
心臟病診療中心主任
心血管內科學科帶頭人
徐州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長
主任醫師 醫學博士后 博士研究生導師
社會兼職:江蘇省醫學會心電生理和起搏分會副主任委員、江蘇省醫師協會心律失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徐州市醫學會心血管病??茖W會主任委員、中國研究型醫院協會房顫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江蘇省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常務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醫師分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心律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胸痛中心認證工作委員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心律失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心律學會全國委員、中國心電學會委員、中華醫學會心電生理和起搏分會心房顫動工作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心電生理和起搏分會室性心律失常工作委員會委員、江蘇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心血管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江蘇省中西醫結合學會腦心同治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等。
研究方向為心臟電生理及心律失常的射頻消融治療。在蘇北地區最早獨立開展室上性心動過速、室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動過速、心房撲動、心房顫動等多種心律失常的射頻消融治療,至今獨立或指導他人完成此類手術10000例以上。承擔省級及市級課題多項,以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在國外及國內核心期刊發表論文60余篇。先后榮獲江蘇省新技術引進二等獎、徐州市科技進步獎、中國心臟電生理杰出青年貢獻獎等獎項,及徐州市勞動模范、江蘇省用戶滿意服務明星、江蘇省醫德之星、徐州市十佳醫生、徐州市十大醫德標兵等稱號。
項目簡介
慢性心力衰竭(CHF)后室性心律失常(VA)容易引起血流動力學紊亂,引起心源性猝死,其發病機制復雜,臨床治療困難。本項目從 TRPV4 入手,擬闡明TRPV4 激活通過調控鈣穩態和 NLRP3 炎癥小體活化影響心衰后惡性 VA 發生發展及機制。并進一步闡明揭示阻斷 TRPV4 降低心衰后惡性 VA 發生風險的作用及具體分子機制,為臨床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病人診療提供新的思路。
青年科學基金項目3項

路遙
心血管內科 主治醫師 博士
畢業于南京醫科大學,現任江蘇省醫學會第十屆心血管病學分會青年委員會委員。主要從事心肌肥厚及心力衰竭的基礎研究,目前以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含共同)身份共發表SCI論文9篇,其中中科院1區文章3篇,承擔國自然課題1項,承擔市級課題1項。
項目簡介
磁刺激頸迷走神經通過m3AChR/PCMT1/ATF5改善大鼠壓力超負荷心力衰竭的機制研究。
該項目闡明了磁刺激頸迷走神經改善壓力超負荷心力衰竭的作用,并發現了磁刺激頸迷走神經通過m3AChR/PCMT1/ATF5軸改善壓力超負荷心衰的新機制,該研究提供了一種有效的非藥物手段治療壓力超負荷心力衰竭,具有潛在的臨床轉化價值。

王夢溪
血液科 住院醫師 博士
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上海血液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為急性髓系白血病干性維持機制與分化誘導策略的研究。以第一作者(含共同)發表SCI論文3篇。擔任腫瘤醫學領域 SCI 期刊 《Cancer Medicine》的雜志審稿人。
項目簡介
t(8;21)陽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紅系分化阻滯的機制研究與分化誘導療法的探討。
項目前期工作發現t(8;21)陽性白血病具有早期紅系分化阻滯的特點,推測其可能與紅系分化轉錄因子LDB1的功能紊亂有關。本項目擬深入研究LDB1的上下游關鍵靶點,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探討分化誘導療法的可行性,研究成果可望為該型白血病的治療尋找新的靶點和思路。

孫嘉
麻醉科 住院醫師 博士
畢業于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主要研究方向為慢性疼痛的機制,參與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項,以第一作者(含共同)發表SCI論文5篇。
項目簡介
LARP7增強線粒體生物合成緩解骨關節炎疼痛的機制研究。
我國老齡化越來越嚴重,骨關節炎是常見的退行性疾病,研究骨關節炎疼痛對于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申請人項目前期工作發現線粒體生物合成在慢性疼痛發生發展中具有重要意義,而其上游機制尚不明確。本項目擬深入探究線粒體生物合成的上游關鍵靶點,結合氧化應激,為疼痛治療提供理論依據。
基金立項彰顯了醫院學科建設和科研人才培養的成效,祝賀獲得資助的項目負責人和課題組!
今后徐州市中心醫院將持續加快科技成果向醫療服務能力的轉化,讓患者真正獲益。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