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衛生信息:2018年6月5日是對于徐州醫科大學醫學技術學院和徐醫附院檢驗科來說是個值得記住和紀念的日子。
正值醫學技術學院成立的十一周年之際,也正在2015級檢驗學子即將奔赴徐醫附院檢驗科等實習崗位之際,一場轟轟烈烈的檢驗技能閱兵式拉開了帷幕。由徐州醫科大學醫學技術學院主辦的第一屆“英科新創”檢驗技能大賽在檢驗實驗中心成功舉辦。
開幕式于當天下午十二點半在檢驗試驗中心會議室舉行,由醫學技術學院副院長、徐醫附院檢驗科副主任顧兵主持,由醫學技術學院院長、徐醫附院檢驗科主任馬萍教授致辭:檢驗技能競賽是培養和展示大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有效平臺,也是“以賽促學”、“以賽促教”教學模式改革的實踐平臺。希望通過本次競賽,能在學生中掀起勤練技能的良好氛圍,同時促進院系改革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裁判代表李洪春教授希望同學們以飽滿的精!氣!神!對待比賽,對比賽中出現的缺陷,賽后要虛心請教,查漏補缺,為即將到來的實習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短暫的開幕式后,比賽正式開始。
活動簡介
本次比賽為團體賽,四人一組,共10支隊伍,每支隊伍由A、B、C、D 4名選手組成,考察形式包括形態學辨識、實踐操作、理論問答等,考察內容包括手工血細胞計數、血液采集及血涂片制作、細菌分純四區劃線、細菌染色及形態識別、倍比稀釋及酶標儀使用、分光光度計定量檢測等基本操作以及血細胞、尿液有形成分、糞便、細菌等形態學辨識。知識覆蓋面廣,實驗靈活性強,全面考察學生的能力和教學成果。
第一站——白細胞計數
手工顯微鏡計數法是血細胞計數的參考方法,是最基本的操作技能。學生需要了解改良Neubauer(牛鮑)計數板的構造,用稀釋液將血液稀釋一定倍數,充入計數池,計數一定體積內的白細胞數,經換算求出每升血液中白細胞數量。在緊迫的18min之內,選手們竭盡全力的規范操作,爭分奪秒的完成精確的細胞計數、數量級的精準推算。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同學的鏡下計數和有多年實踐經驗的裁判老師的計數完全相符,幾乎驚艷出老師的眼淚。
第二站——722分光光度計的使用
722分光光度計是生化分析的基礎儀器,是眾多高大上的儀器設備設計的起點。本站考察學生實驗器材的準備、試驗方法的建立、分光光度計的使用、標準曲線的繪制和實驗結果的計算等。考核之全面給同學們提出了極高的要求。只有無短板、無死角的學習和操作才能完美的詮釋出標準答案。
第三站——細菌分純四區劃線
四區劃線分純法是微生物分純的重要方法。此項操作考察學生的四區劃線操作細節以及生物安全意識、無菌意識。燃燒的酒精燈前,局限的無菌空間,一側是需要分純鑒定的細菌,一側是學生的認真操作和思考審判。酒精燈芯灼燒的不僅是彤紅的取菌環,更有選手們滾燙的激情和挑戰。
第四站——血液采集及血涂片制作
靜脈采血是血液標本檢測的前提。采血同學應嚴格遵循“一人一針一巾一帶”的操作規范,這是預防交叉污染的重要環節。進針時,講究穩、準、柔,不僅追求“一針見血”的合格標準,更將“輕與柔”融合進抽血的操作中,讓被采血者享受幾乎“無痛抽血”的過程。值得表揚的是每一組的D選手,她們是低年級的學生,是此次比賽的觀摩者和被采血的志愿者。她們摒棄了女生的柔弱,勇敢的擼起衣袖,攥緊拳頭,盡可能的讓自己的血管膨脹,為隊友創造最佳的抽血時機。真的為她們感到驕傲!因為她們是用自己的鮮血換來寶貴的比賽見習機會,用拼搏和勇氣換取經驗和希望。希望下一屆比賽中可以看到她們熟練的技能,鮮血不會白淌!
血液采集后的推片更是技藝的展現。血量適中、角度恰當、速度適宜、力度適當,所有技藝的完美融合才能推出頭體尾分明的“舌”型血片。
第五站——倍比稀釋及酶標儀使用
第五站是唯一一個配“槍”的競賽環節。“加樣槍”是免疫室的標配,是倍比稀釋的重要武器。加樣時,慢吸快打;混勻時,力度適當。選手們的每一槍都聚精會神,力求精細,就連氣息都要受到嚴格控制,以確保每一槍都精準,每一槍都“十環”,只有這樣,酶標儀上的曲線才能有0.999的曲線率。
第六站—革蘭染色
革蘭染色是細菌鑒定時使用的的重要方法,可以協助鑒定細菌種類,為臨床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據。操作包括涂片、干燥、固定、染色、鏡檢等。值得驕傲的是所有參賽選手的革蘭染色結果和菌體形態的描述均正確無誤,給實驗課的帶教老師送去了最美的一個贊。
結果公布
比賽結束后,天色已晚,但絲毫沒有妨礙師生的熱情。每組老師趁熱打鐵,對比賽中參賽選手出現的失誤和錯誤提出詳細的講解,讓同學們受益匪淺。同時,老師也針對同學們在比賽中出現的問題自我剖析,在重點操作步驟的強調、教學方法的改進,實驗室的定期開放、比賽規則的推敲與修訂等方面,做出反省、調整和改進。
經過緊張激烈的角逐,比賽結果出爐,第三組——黑馬隊取得了一等獎,其他各組分獲二、三等獎和優秀獎。
最后,醫學技術學院焦書記做了精彩的總結。他首先為本次競賽取得的成功表示祝賀。他認為在這次競賽中,參賽選手同臺競技、切磋交流,英勇亮劍;裁判老師公正評判,檢驗成果,審視自我。教與學在比賽中近距離碰撞與覺醒,爆發出驚人的共鳴。本次比賽不僅是檢驗學生技能的練兵場,也是老師教學改革的互動場,更是主辦此類競技比賽的試金石。這樣的多層次、多角度的互動為學生、老師提供了難得的磨練機會,也為將此類形式的比賽推廣出去,走出學校、走向江蘇、走向全國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