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健康信息:7月11日是入伏第一天,徐州市中醫院冬病夏治“三伏貼”,今日正式開貼。

三伏天貼三伏貼 防病治病要趁熱

中醫認為,夏季尤其是三伏天,人體陽氣最為旺盛,是防治一些慢性疾病的黃金季節,利用這個時節進行穴位貼敷,能使一些慢性疾病得到康復痊愈,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三伏貼”源于中醫傳統理論“冬病夏治”,徐州市中醫院開展冬病夏治將近40年。三伏天天氣熱、氣溫高、陽氣盛,這個時候,人體表面毛孔張開,經絡氣血流通旺盛,有利于藥物的滲透與吸收。



根據不同病情,將“三伏貼”貼在人體的不同穴位,通過經絡傳導,溫補陽氣、驅寒祛邪,可起到“冬病夏治”的作用,對易在冬季發作、加重的疾病,利用夏天這一緩解期進行調理,可以很好地預防慢性疾病、減輕病狀。
“冬病夏治”形式多 穴位貼敷受歡迎

“冬病夏治”療法形式多樣、內外兼治。常見的有穴位貼敷、針灸、艾灸、拔罐、中藥熏蒸、穴位注射和口服中藥等。其中,最常用也最受廣大患者青睞的就是穴位貼敷,俗稱的“三伏貼”。

“三伏貼”是以中醫經絡為基礎,穴位為載體,結合“天人相應”理論和“春夏養陽”學說,把中草藥打成粉末,用姜汁、黃酒或蜂蜜等調和成膏狀,貼敷于人體相應的穴位,通過藥物對穴位的刺激,達到散寒驅邪,活血通脈,增強機體新陳代謝的功能。
市中醫院傳統開展三伏貼
適用于臨床多科疾病

今年,徐州市中醫院開展“三伏貼”的科室有呼吸科、耳鼻喉科、推拿科、治未病科、針灸腦病科、皮膚科、心血管科、兒科、腎病風濕科等。

呼吸科穴貼現場
“以往一入冬,我這老慢支就會犯,咳嗽得睡不著覺。自從我開始貼了‘三伏貼’,這都有五六年了,不僅不咳嗽了,冬天還不感冒了!”王阿姨是呼吸科的“老病號”了,她患有慢性支氣管炎已有七八年時間。
自從六年前第一次貼敷,王阿姨就徹底成為穴貼的“忠實粉絲”,每年都早早地從河南老家來到徐州預約貼敷。

治未病科穴貼現場
“冬病夏治屬于中醫的內病外治法,通過有特殊作用的中藥滲透皮膚,疏通經絡,調節臟腑,從而達到內病外治的目的。”徐州市中醫院治未病科主任潘小紅說。
劉女士因為工作原因,經常加班熬夜,三餐不定,長時間待在空調房。不僅胃不好,還經常小腹墜脹,痛經很厲害,哪怕是炎炎夏日,她也會嚷著喊冷。聽說徐州市中醫院的穴貼可以治療這方面的疾病,便和朋友在穴貼當天來到了治未病科。
潘主任親自為劉女士進行了穴貼治療,“針對胃脘痛患者,辨證取穴選取中脘、天樞、雙側脾俞、胃俞、足三里,通過藥物直接刺激穴位,集針灸和藥物治療之所長,共奏溫中健脾,和胃止痛之功。”

兒科穴貼現場
家住賈汪的寶媽一大早就帶著孩子來排隊。“我們這是第二年了,孩子一直身體弱,稍微不注意就感冒發燒的,自從去年貼過一次之后,身體結實多了。”

耳鼻喉科穴貼現場
“我們是第一次來,小孩鼻炎好了又犯,一直反復都愁死人了,聽朋友說這個又簡單方便還特別有效,準備試試。”一位在耳鼻喉科穴貼排隊的寶媽笑著說。
時間節點很重要 注意事項要記清
今年三伏貼時間為:初伏7月11日-12日;中伏7月21日-22日;閏中伏7月31日-8月1日;末伏8月10日-11日。為保障夏季穴位貼敷工作有序順利地開展,醫院啟動預約服務,引導市民錯峰貼敷,減少患者扎堆聚集。
貼敷后,局部皮膚可能出現潮紅、輕微紅腫、小水泡、微癢、燒灼感、色素沉著等情況,均為藥物的正常刺激作用,不需特殊處理,但應注意保持局部干燥,不要搓、抓局部,也不要使用洗浴用品及涂抹其他止癢藥品,防止對局部皮膚的進一步刺激。若皮膚出現范圍較大、 程度較重的皮膚紅斑、水泡、瘙癢現象,立即停藥,到醫院對癥處理。
貼敷當天避免貪涼,避免空調冷風直接吹到貼敷部位,以利于藥物吸收。否則,體內陰寒發不出去,可能影響療效。但要注意室內通風,注意防暑,可適當活動。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